首頁>科技>資訊
“海歸博士聚婺城,共商科技賦能新篇”主題沙龍活動在浙江金華舉行
人民政協網2月7日電(記者 陳姝延)近日,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婺城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及婺城區城西街道在婺城區聯合主辦了一場以“海歸博士聚婺城,共商科技賦能新篇”為主題的“學長沙龍”活動。
活動中,婺城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員代表、城西街道青年干部及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聆聽海歸博士們的精彩分享。此次沙龍由婺城區政協委員、婺城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王劍波主持。他認為,活動很有意義,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婺城需要充分借助海歸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抓住科技發展的機遇,實現區域的高質量發展。
首位分享嘉賓是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崔杰鋮。崔杰鋮主要從事功能型納米材料的設計與合成、微流控芯片實驗室的設計與搭建等前沿研究。他詳細介紹了納米材料在能源、醫療、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如新型材料制成的電池電極能顯著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充放電效率,新型材料傳感器能實現疾病的早期精準檢測。崔杰鋮認為,發展新材料產業不僅能推動婺城的產業升級,還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集聚。
西交利物浦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鄒怡分享了他在森林生態學與農業生態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認為,生態農業和可持續林業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婺城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農業基礎,發展生態農業和林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運用精準農業技術、生態修復技術等先進生態學理念和技術,可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來自德國博世汽車的鄭漢臣從汽車產業的角度出發,探討了科技在制造業中的重要作用。鄭漢臣曾在德國奔馳研發中心工作,根據工作經驗,他介紹了當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智能化、電動化和網聯化,并強調汽車制造企業需要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鄭漢臣認為,對于婺城來說,抓住汽車產業變革的機遇,發展相關零部件制造、智能網聯技術等,將為當地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力。他建議婺城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聽眾積極提問,與嘉賓們就新材料產業的落地、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汽車產業的人才需求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婺城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的會員代表們也紛紛提出建設性意見。城西街道的青年干部們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拓寬了視野,對科技賦能地方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婺城區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主任羅丹表示,區政協將繼續支持類似活動的開展,匯聚各方智慧力量,助力婺城在科技浪潮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她也希望婺城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能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吸引更多優秀留學人員回國發展。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