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人大駱南峰:探店能減少信息不對稱,保護消費者權益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智庫聯合勞動經濟學會數字經濟專委會在京發布《中國新職業形態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就探店達人這一職業形態展開研討。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駱南峰認為,探店除了在充分促進就業、助力商家經營等方面發揮作用外,也減少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差,進而保護消費者權益。
2024年下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智庫聯合勞動經濟學會數字經濟專委會課題組面向抖音上3000余位探店達人開展問卷調查,希望對數字經濟下的新職業形態、探店達人的群體畫像、職業特征及其社會貢獻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研究發現,探店達人與其他新數字職業相比,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對勞動力背景沒有限制,能夠為更大規模的待就業群體提供新的機會,能夠成為高質量就業體系的有效補充。
“探店除了促進就業、助力商家經營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外,還應該關注其對消費者的意義。探店達人通過親身體驗測評,能更真實地呈現商家品牌,減少信息差,消除了商家和達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駱南峰說。
《報告》調研顯示,截至2024年7月,探店從業者中女性占比57.27%,20-40歲群體占75.82%,兼職從業者超50%,從業者背景覆蓋了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銀發族等多元背景人群。
針對這一結論,駱南峰認為,家庭主婦通過探店方式獲得收入、實現就業,為中年人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就業機會。同時,探店對銀發族也有收入之外的意義。“現在老年人預期壽命越來越高,以前忙于工作,退休后有了更多空閑時間,他們去探店,除了能為商家和自身帶來收益外,也有人際聯結、獲得情感歸屬的意義。”
此外,駱南峰認為,探店從業者的多樣性有利于行業的長遠良性發展。每個從業者獨特的經歷、稟賦和技能有助于形成個人品牌和IP,能夠創造出異質性的價值,最終有希望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