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僑界動態 海外直通 僑領風采 社團掠影 民間交流

首頁>僑聲>民間交流

一次中外文明互鑒的生動實踐

——多支中外舞蹈隊榆林共賀中國首個“非遺年”

2025年02月24日 08:33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

俄羅斯民間舞蹈團“阿曼納特”

2

外國留學生扭陜北秧歌

333

民族服飾展演人員花車表演

這是一場中外共舞的盛宴,也是一次節日的歡慶和一曲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的“交響”,更是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

一場跨越文明時空的“民俗對話”

2月11日,當保加利亞牧羊笛的顫音,輕輕拂過《東方紅》的嗩吶聲浪;當俄羅斯哥薩克軍靴叩擊地面的節奏,應和著陜北腰鼓的轟鳴,陜西榆林——這座有著厚重歷史的古城,不僅見證了一場跨越文明時空的“民俗對話”,而且成為聯結中外友誼和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來自俄羅斯、泰國、韓國、保加利亞的4支國外舞蹈團,與15支國內表演隊伍,用各自的肢體語言,完成了一次中外文明基因的相互解碼。今年是中俄建交76周年,多年來,兩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本次秧歌展演現場,俄羅斯阿曼納特民間舞蹈團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他們帶來的節目涵蓋了多種俄聯邦傳統民俗舞蹈,從活力四射的《青春》到溫婉細膩的《針線女》,再到熱情奔放的《韃靼舞》以及經典大氣的《俄羅斯舞》,舞者們身著華麗服飾,舞步莊重,盡顯豪邁與大氣。保加利亞扎德拉維特斯民間舞蹈藝術團舞蹈演員雷內塔·赫里斯托娃說:“我們表演的舞蹈來自保加利亞北部,舞蹈動作快速而多樣,伴舞音樂同樣是來自保加利亞的典型音樂。我們此次來到中國,就是向世界展示這一舞蹈的活力,期待今后能夠經常來中國學習和交流?!?/p>

據了解,榆林從2017年起,以陜北秧歌為媒介,連續8年舉辦“陜北榆林過大年”活動,開展各民族群眾文化交流活動2300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200萬人次。今年春節,又以一場盛大的中外秧歌展演,喚醒了這座承載著厚重文化歷史的古城,既為中外游客呈現一場國際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民俗文化視聽大餐,又讓榆林當地各族群眾在欣賞民族文化與歡樂旅游中自覺接受了一次團結進步熏陶。除了國外舞蹈團的精彩表演,來自國內各地的民族表演隊伍也帶來各具特色的節目——響聲震天的橫山腰鼓、灑脫豪邁的潮汕英歌舞、氣勢磅礴的商河鼓子秧歌、古樸典雅的廈門采茶舞、活靈活現的廣西舞草龍、絢麗多彩的安徽花鼓燈、響徹云霄的太原威風鑼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跨越千里交流融合,引得圍觀人群鼓掌喝彩。榆林市委統戰部選送的煤海藝術團130人組成的民族服飾展演方隊和榆林學院留學生秧歌隊、身著56個民族的服裝載歌載舞送祝福一出場就吸引了全場目光?!白層慰驮谟^賞特色秧歌表演的時候,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眲倓偪赐瓯硌莸脑撌薪y戰部民宗科科長許和平滿臉笑容地分享著自己的感受。據榆林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春節期間,海內外39支隊伍、超3000名演員匯聚榆林,現場圍觀群眾超38萬人次,線上直播觀看人數累計近5000萬人次,截至2月11日,全網累計瀏覽量超過8億次。紅火熱鬧的秧歌展演,把喜慶的年味傳遞給全國各民族群眾,為觀眾帶來充滿異域風情的文化體驗。

一曲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的“交響”

2025年是中國首個“非遺春節”,榆林古城大街的“非遺”大集,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榆林,一場關于現場展示、互動體驗的非遺大集,讓“非遺”走進各民族群眾的生活,也成為促進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除全國各地游客外,本次來榆林參加舞蹈表演的外國隊員們同樣對中國的“非遺”興趣濃厚,對中國文化贊不絕口。榆林市榆陽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文化領域黨外知識分子呈現的“非遺”展區里,榆陽泥塑、陜北嗩吶、地毯加工技藝、剪紙等非遺產品依次展出。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熱情地向中外游客介紹非遺技藝,講述中國故事。紡線區級非遺傳承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雷秋艷說:“這次活動正好趕上了春節和元宵節,本地回來的人多,中外游客也不少,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更多人了解紡線這個非遺項目。”榆林打造“非遺民俗之旅”主題線路,串聯榆林古城、民俗博物館、陜北民歌博物館、非遺小劇場等13個非遺特色項目,讓中外游客深度探尋榆林民俗根源。

(陳小雷 許和平)

編輯:張子怡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亚洲综合色在线综合色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