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市縣政協
福建建甌市政協深化協商活動助力市域治理
答好協商“民生題”本報訊(記者 王惠兵 通訊員 陳良起)“我們將借助商會資源優勢,廣泛推介家鄉‘五個一’生態優勢產業發展的新需求、‘一軸四線’集成改革的新動態,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添磚加瓦。”近日,在福建省建甌市舉辦的“回建甌來,助家鄉興”活動上,市政協委員張建利如是說。
此前,建甌市政協結合調研考察,已先后深入廣東、上海、廈門等地,引導眾多委員、商會會員支持家鄉建設,為掀起“迎賓客引人流促消費促發展”熱潮加油助力。
近年來,建甌市政協推陳出新,推出了“片區聯動”“網格共建”“點題協商”等平臺載體,極大地激發了履職效能,為建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片區聯動,織密協商“協作網”。市政協將18個鄉鎮(街道)劃分為4個片區,以片區為單位開展履職活動,把分散的委員調動起來,構建起高效協作的工作網絡。同時,主席會議成員“掛點片區”,進一步強化對片區協商工作的指導。其中,針對鄉村物流長期存在的短板問題,各片區積極行動,深入群眾收集意見,推動物流企業在14個鄉鎮設立客貨郵融合站點,171個鄉村設立客貨郵融合節點,讓30多萬基層群眾因此受益。
要素集成,激活協商“動力源”。市政協按照“按需布局、適度集中”的科學原則,在各鄉鎮(街道)設立“協商議事室”,在各村(社區)設立“協商議事點”。同時,整合現有平臺資源,將各類社會治理要素有機導入,形成功能齊全的綜合性履職平臺。其間,針對小橋鎮“三茶”統籌發展進程中遇到的諸多難題,市政協與金融部門、物流企業、茶葉協會等多方協商,在北苑貢茶加工園區成功搭建“7﹢N”網格共建“聯盟體”,有力推動了當地茶產業的蓬勃發展。
點題作答,答好協商“民生題”。市政協依托“有事好商量”平臺、社情民意信息點、委員驛站等平臺,完善了委員聯系群眾機制。2024年,共梳理出“民意賬單”260多條,助力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同時,配套健全協商成果落實反饋機制,推行“清單式”辦理、“專班化”監督,明確了責任主體,強化了跟蹤問效,使協商成果落地更有聲。
協商民主“議進去”,治理效能“提起來”。市政協主席周建芳表示,市政協將持續深化協商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舉措,不斷拓展協商的廣度和深度,為市域治理貢獻更多政協力量。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