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高水平履職能力本領?——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線上學習交流研討活動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更好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能力本領,轉化為高水平履職盡責的工作實踐?!?/p>
如何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全國政協主要領導同志在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上提出具體要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全國政協領導關于常態化開展委員理論學習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自2024年底,每月聚焦一個主題,服務組織委員會委員和民建、農業界委員開展“三農”系列專題網上理論學習和交流研討活動,通過服務委員加強學習、知情明政,助力委員更好議政建言、提高履職質效,取得積極成效。
???發揮特色優勢 始終聚焦政治學習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協委員來自方方面面,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認識不一定相同,但政治立場不能含糊、政治原則不能動搖。”
開展委員理論學習和交流研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是實現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的關鍵。
縱觀活動開展以來的三期線上學習,盡管每月聚焦的主題各有側重,但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放在首位并貫穿學習全過程。每日推送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和重要論述,及時推送中央有關重要會議精神的學習內容,推動委員將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對“三農”問題的分析判斷上,將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中央“三農”決策部署上來。
堅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線,委員會“每月一題”線上專題學習交流研討著眼于進一步發揮專委會特色優勢、深化學習交流內涵、注重時效性,議題的設置是重要一環。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踐行大食物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是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三期線上學習研討活動的主題?!笆膶萌珖f以來,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以農業強國、城鄉融合和糧食安全等主題,先后多次組織視察調研、理論研究等活動,在助力制定有關重要政策規劃中發揮積極作用。”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持續深入對農業強國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學習研討交流,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對農業強國建設目標任務的理解,及時掌握有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進展情況,為下一步高質量議政建言奠定扎實基礎。
???以“點”帶“面”推動學習提深度、增廣度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2月23日發布。當前,農業再獲豐收,農村和諧穩定,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嚴峻,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工作基礎。委員們一致認為,在學習中增強系統性和針對性,是增強履職本領,助力守好“三農”基本盤的應有之義。
由“點”開始——委員會堅持突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守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結合中央領導關注、人民群眾關心、政協委員關切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切口”開展學習。
以“點”帶“面”——隨著委員們的學習逐步拓展提升至“三農”戰略全局、發展大勢、宏觀政策、重大舉措的“面”,以“點”帶“面”,以“面”促“點”,幫助委員們站在經濟工作全局高度去把握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等具體問題并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了加強深度研究、超前研究的能力水平,委員會在城鄉融合發展主題中,注重選取緊跟實踐前沿、直指問題痛點、超前謀劃未來的高質量理論成果,并及時聽取委員意見建議,不斷充實不同領域、不同側重的權威解讀。
“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委員會還著重梳理出一些問題,通過問題的針對性引導,使交流討論更加聚焦主題、專業性更強、含金量更高。”委員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學習交流中,有的委員著重對相關政策出臺背景作了介紹,有的就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出意見建議,有的圍繞農業科技創新介紹最新研究成果,有的則推介了當地或本領域推動“三農”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部分委員的研究成果和意見建議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報送,助推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傳遞出增強信心、堅定決心的正能量。
通過學習交流,參與學習的委員們一致表示,網上專題學習研討,使得委員們在入鄉村、進田野、做調研的同時,有條件隨時參與學習交流,讓智慧時刻連線、聯系隨時在線,對于進一步常態化、長效化加深對中央有關“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的認識理解,動態掌握有關情況,提高履職能力本領很有幫助。
事實上,另一方面,委員們和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學習交流和組織服務學習交流的過程,在理論學習上共同提高、在思想認識上共同進步,進一步筑牢專委會履職根基,發揮好專委會的基礎性作用。
理論學習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據了解,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還將進一步探索協調組織網上理論學習和交流研討的有效方法路徑,逐步建立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學習深入有效有力開展,為委員高質量履職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三農”篇章。
(本報記者 包松婭)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