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3月4日電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2025年3月4日(星期二)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以下為文字實錄: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
中國DeepSeek公司在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很多人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表示贊賞,也有國家擔心自身國家安全受到影響,以及新興科技對經濟穩定發展的影響,請問發言人,您對此怎么看?謝謝。
婁勤儉
感謝你的提問。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組成的主創團隊正在挑起中國科技事業進步的大梁,值得點贊!DeepSeek公司堅持開放開源的技術路線,開源共享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的普遍應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通過DeepSeek這類公司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
世界豐富多彩,技術進步也不只有一條路徑,你可以關注一下移動通信技術從3G到6G的演進歷程,以及通信企業的興衰。比如,塞班系統曾經是手機操作系統的霸主,但由于采取封閉開發模式等原因走向了衰弱。
再比如,安卓系統和ARM技術通過開源和開放協作,遵循科技發展規律、順應科技發展潮流,贏得了市場認可。以DeepSeek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以及上述實例充分說明,堅持創新、開放共享、增進人民福祉才是正確選擇。
人工智能大幅提升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必然會對生產關系產生影響。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伴隨一系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在安全、社會治理、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眾多新課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風險防范。
中國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同時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推動彌合科技鴻溝,避免科技創新成為“富國和富人的游戲”。中方愿同世界各國一道,繼續為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而努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