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向著未來自信地加速前行

2025年03月07日 08:4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再次成為高頻詞。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之一,科技創新被置于重塑經濟格局的重要位置,體現了頂層設計對“創新引領”的堅定決心。

從事科技研發、高精尖裝備制造的全國政協委員們,既是科技創新實踐者,也是政策落地推動者。從政策解讀到地方實踐,從企業探索到成果轉化,記者在采訪中真切感受到一股澎湃的創新浪潮正在涌動。

從朱俊強委員的“種瓜得豆”,到張鳳、余曉暉委員的協同機制,再到姚力軍委員所在企業的成果轉化、產業集群,這些探索不僅彰顯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也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委員們的實踐與建言,也同時勾勒出一條以技術突破為核、政策賦能為帆、融合發展為翼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擁有強大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和關鍵。”“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唯有突破‘卡脖子’技術、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主動。”

……

正如委員們所言,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頂破天”的原始創新,也離不開“立住地”的產業應用。從國產大模型DeepSeek以“小成本辦大事”的高性能驚艷全球,到S1000型浮空風力發電系統在江西試飛成功并發電;從無人礦山到智慧港口,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持續賦能傳統產業……當前,科技創新為產業創新賦能,產業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轉化載體和應用場景,各地各行業正以差異化路徑探索創新生態的優化之道。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唯有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才能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采訪中,通過委員們充滿信心的講述,記者仿佛看到中國經濟的“新質生產力引擎”已全面啟動,正自信地朝著“新新向榮”的未來加速前行。

(本報記者 高志民)

編輯:張子怡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天堂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