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大有可為。全國人大代表、魯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東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 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投身鄉村產業振興?孫東偉建議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啟動“一企興一業”行動,繪制產業地圖。從國家層面,深化“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活動,組織開展工作,制定“一企興一業”相關政策、措施,完善服務民營經濟高質 量發展工作機制,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本地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涉農各級政府部門繪制產業地圖,明確優勢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明確招商方向,配套優惠招商政策,吸引重點領域龍頭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工作。
二是形成政策“組合拳”,優化鄉村資源配置,解決民營企業“進 村難”的問題。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統籌推動財政、金融和產業部門合力攻堅,為民營企業在農村實施產業項目提供配套支持,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政策落實監督約束機制,加大政策協同落實力度,提升政策服務水平,讓更多參與企業能夠留得下、站得住、走得遠。創新土地與人才政策,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龍頭企業通過租賃、入股等方式獲取土地,優先保障農產品加工和倉儲用地需求。
三是開展多種金融服務,加大民營企業在鄉村發展的稅收優惠力度。探索設立“鄉村振興龍頭企業專項基金”或類似發展基金,加大 對創新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對龍頭企業給予“固定資產投資補貼+稅收返還+用地指標傾斜”激勵;建立“政府擔保+保險托底”機制,對龍頭企業自然災害損失補償比例提高;開發“產業鏈信用貸” 等金融服務,基于龍頭企業信用為上下游主體提供
四是設立國家級獎項,激勵推進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通過設立獎項和表彰,形成 “政策扶持+榮譽認可”的雙輪驅動模式。中央級媒體開設“振興先鋒”專欄;配套鄉村振興專項信用貸款額度等。各級事業單位將鄉村振興的民營企業產品納入政府采購和企事業單位采購目錄,在同質同價前提下優先采購,實現政府、企業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