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全國兩會專題>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全國政協委員孫志強:賦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孫志強(右中)到高科技公司調研。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也是科創民營企業家,我時刻牢記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作為我的奮斗目標,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要著力點,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深入調研建言。通過發揮行業界別優勢,促進產業、體制、人才等的改革和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參與政協會議、工作匯報和提案辦理,針對社會發展中的經濟、產業問題進行走訪調查、研究、交流,提出解決改善問題的措施建議。
作為從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人工智能是我們多年來深耕厚植發展的技術之一。我們清楚知道,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的創新應用迫在眉睫,巨大能量亟待我們釋放出來。因此,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就提交過關于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提案。
兩會后,我又參加了全國政協在安徽開展的“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專題調研,先后在科大訊飛、中科類腦、華米科技、東超科技等企業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與這些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地方部門深入互動交流,進一步收集到了很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痛點、堵點以及想法建議,給了我很多啟發和方向。
此后,結合我所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情況,在2024年4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遠程協商會上,我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廣汽埃安智能制造中心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對人工智能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發表建言。該建言進一步細化后被全國工商聯2024年第二季度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并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全國政協。
不負重托,履職盡責,是我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使命。而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出來、敢發聲,更是政協委員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都是新興產業,其具有高成長屬性的領軍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而從事該行業研發人員也大多是年輕、充滿創新創意的科技人才,比如2025年春節期間聲名鵲起的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幻方量化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
這一類型的民營科技人才長期以來扎根市場,以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為目標進行科技研究,知曉產業鏈和創新鏈的痛點、堵點,為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然而我國現行人才評價機制多基于傳統科研體系設計,評獎、評級側重基礎研究成果,與民營企業市場化導向的人才培育模式適配性低。
今年全國兩會,我重點關注民營企業科技人才如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我建議通過進一步完善支持民營企業科技人才的立法支撐、加大激勵保障、健全評價機制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民企科技人才在國家戰略人才體系中的貢獻度和影響力。通過充分支持民營企業科技人才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從而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和創新活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未來,我將繼續積極履行職責,深入調研掌握實情,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瑞松科技董事長 孫志強)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