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全國兩會專題>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全國政協委員張云泉:助力人工智能發展謀篇布局
張云泉(右二)在主權級大模型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上。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各領域變革的核心力量,而大模型作為AI發展的關鍵要素,正處于技術創新與產業競爭的風口浪尖。2024年,我始終將目光聚焦于“主權級大模型”,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力求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
為了全面了解我國大模型與人工智能發展的現狀,我走訪了百度、騰訊、寒武紀等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寒武紀,我深入了解其在智能芯片研發和適配大模型應用方面的成果與困境。同時,我專程前往潤澤科技,圍繞數據中心的算力承載極限、能耗優化以及與大模型發展的適配性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通過與這些企業的技術專家、管理人員深度交流,我詳細掌握了大模型研發、應用及產業落地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在調研中,我發現,我國雖在大模型技術上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著算力瓶頸、芯片“卡脖子”、軟件生態不完善等諸多挑戰。
要應對“卡脖子”問題,需要凝聚行業智慧,共同探索大模型發展新思路。我積極推動并參與有關大模型發展的專家研討會。我們邀請來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大模型技術創新、算力支撐體系建設、產業生態構建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在我的倡議與推動下,主權級大模型創新聯合體應運而生。各方一致達成共識,創新聯合體應成為整合多元資源、開展協同攻關的核心關鍵平臺。通過構建這一創新聯合體,能夠徹底打破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長期存在的壁壘,有力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與緊密協作,大幅提高技術創新的進程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這對于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的核心競爭力、切實維護國家數字主權而言,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基于扎實的調研和深入思考,我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議,國家應發揮主導作用,整合優質科研和產業資源,設立大模型專用超算攻關專項,利用我國在超算領域的技術積累,突破大模型算力瓶頸;同時,集中力量攻克智能算力芯片關鍵技術,組建智能算力發展專項組,確定最優研發技術路線,加快國產高端AI芯片的研制進程,為“主權級大模型”提供堅實的硬件支撐。加強大模型配套軟件、服務生態及市場的建設,鼓勵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大模型在更多行業領域的深度應用,以超智融合為驅動,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
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期待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能夠加快“主權級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讓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張云泉)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