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戴安瀾的鐵血與柔情
戴安瀾將軍
在中國抗日戰場上,提起戴安瀾將軍的名字,都會令日寇聞風喪膽。作為軍人,戴安瀾對侵略軍滿懷仇恨,這從他給四個兒女取的名字便可看出來,戴復東、戴靖東、戴澄東、戴藩籬。他領軍作戰從來都是不懼艱難,不怕犧牲,這一點在家書中亦有鮮明體現。
戴安瀾長年在外征戰,兒子不免有些埋怨,戴安瀾耐心教育他說:“你要這樣想,你有個英雄父親,當然是常常離別。如果我是田舍郎,那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但你愿意要哪一種父親呢?我想,你一定愿意要英雄父親”。在緬甸戰場鏖戰之際,他這樣寫信與妻子訣別:“現孤軍奮斗,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然而,在鐵血之外,戴安瀾的家書也充分呈示了另一種面相:柔情。
駐扎在滇南時,家中親人相繼生病,次子靖東高燒多日,還經常吐血,病情嚴重,戴安瀾心急如焚,又因軍務無法脫身,內心非常愧疚,以至連續數日晚上睡不著覺,他給家人寫信說:“余因責任所寄,不能回去侍養母親病況,看視孩子,真愧為人子,愧為人父?!焙髞斫K于覓得一個機會返回昆明探視家人,看到兒子的病情有所好轉,情緒才好些,他在日記里如此記載:“余因部隊在國門等待,不能久延,而靖兒經余太太診治,已不復咯血,惟咳未止耳,故于二十四日由昆回防?!?/p>
在給妻子的訣別信里,戴安瀾寫道:“你們母子今后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澄、藩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我要部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并愛護諸兒,侍奉老母!”
戴安瀾隨即又給幾個親戚、朋友寫信,希望他們在自己殉國之后照顧好其妻兒,里面有這樣的話:“我們或為姻戚,或為同僚,相處多年,肝膽相照,而生活費用,均由諸兄經手。余如戰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極痛苦,物質生活,更斷來源,望兄等為我善籌善后。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想諸兄必不負我也?!?/p>
戴安瀾家書中的鐵血與柔情都源于一個字:愛。
戴安瀾面對公事與私事無法兩全時,才會對家人產生愧疚之心,也才會在面臨可能的訣別時,對父母、妻兒牽腸掛肚,并一一作出細致的安排。(游宇明)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