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顧鈞:“鈞”心調解化干戈
顧鈞(右二)與群眾交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顧鈞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政協委員,吳江區汽車流通協會會長。獲吳江區“優秀政協委員”稱號。
在調解室的屏風上,并排懸掛的兩面錦旗特別明顯。一面是車主贈送的“熱情服務 為民解憂”,一面是汽車貿易公司贈送的“熱情貼心為企業 高效規范辦實事”。兩面錦旗,來自同一次調解。
“矛盾調解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帶著溫度的服務。”顧鈞一邊整理調解記錄一邊感慨。
調解暖人心
“協會是‘家’,調解室是‘橋’,只有把兩者擰成一股繩,才能真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顧鈞說。根據政協部署要求,他以12345政務服務熱線、12315等政府平臺為錨點,發揮在汽車銷售、維修領域專業特長,依托吳江區汽車流通協會協同,開展群眾矛盾調解工作。
2023年12月14日,顧鈞接到12345轉來的投訴,一位客戶因7月購買的新車質量問題與汽車貿易公司產生矛盾。車輛是外地4S店轉售的,客戶在使用時發現,四個輪胎非原廠輪胎。“客戶認為,私自更換輪胎屬于銷售欺詐,車是在汽車貿易公司買的,所以要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退一賠三。汽車貿易公司認為車是外地4S店開票的,自己只是中間跑腿,不能負責。”顧鈞介紹,當時雙方爭執不休,外地4S店也于2023年9月閉店。
顧鈞主持雙方調解,提出客戶投訴的核心是輪胎,已更換的新輪胎可繼續使用,而汽車貿易公司作為經銷商應賠付原廠輪胎價值。同時,由自己幫助客戶到4S店進行全車檢測并出具相關檢測報告,保障汽車質量。經過反復溝通,汽車貿易公司按價賠償輪胎,并給客戶一定的賠償補貼,雙方都覺得滿意,最終簽訂了調解協議。
顧鈞并沒有止步于此。他注意到,涉及汽車貿易的糾紛日益增多。顧鈞通過提案反映了相關問題,推動當地在落實檢察監督管理、加強異地經營監管、完善稅務管理、強化行業自律等方面采取了多項舉措。
為更好地服務界別群眾,由顧鈞帶頭,15位界別專業人士參與,聯系區內65家汽車貿易企業,設立N個以4S店總經理為主要負責人的聯絡站,形成了覆蓋全區的調解網絡。另一方面,作為民進會員的顧鈞,團結吳江區民進相關會員和專家,組建了調解隊伍,每月固定4天現場接待前來投訴咨詢的消費者。
每月,顧鈞也會抽半天時間到吳江區矛盾調解中心接訪群眾,他手中的汽車流通行業市民反映情況跟進表,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處理事項,每一個記錄的問題都會跟到最終結案。
而調解之后,顧鈞習慣性地分析和總結。“2023年前后,我發現由于客戶要求退定金產生的糾紛較多。通過政協平臺,我提出推廣使用由市場監督局備案的汽車買賣合同、加強對4S店的培訓等建議。”2024年以來,吳江區類似糾紛明顯減少。
“法律是底線,但人心需要溫度。”由于調解效果好,顧鈞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開始,他只是負責調解涉及區汽車流通協會會員的矛盾。成為區政協委員之后,各種涉及汽車的投訴都常轉到他這里。僅2024年,他就處理了349件投訴。
“不能推辭,我不僅是協會會長,更是政協委員。服務為民是政協委員的職責。”顧鈞說。
履職惠民生
“委員履職不能光坐辦公室,得走到群眾身邊去。”顧鈞常常進社區、跑企業,參與到具體的民生實事中去。
顧鈞掛鉤聯系新柳溪社區,社區內的明珠城小區有11150戶居民,被分為14個居住板塊。小區內部由一條4.6公里的環形主路和3條縱向支路貫穿。雖然是小區內部道路,卻事實承擔了市政道路的功能,又面臨著“執法交警進不來,停車公司不愿來,小區物業管不來”的尷尬局面。
居住人口多、道路長、停車多、通行難。2023年,為了徹底打破僵局,顧鈞在深入走訪社區居民后,主動協助社區聯系街道職能部門和區公交公司,同時撰寫了《關于建設明珠城內公交微循環的提案》。
在顧鈞的提議下,2023年8月和2024年4月,新柳溪社區先后兩次召開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專題研究公交“微循環”線路方案。事先,顧鈞和協商議事會成員對線路走向和道路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進行實地走訪,仔細勘察了微循環線路各個預設點位。
小區內停車位緊張,要取消部分停車位建公交站點。有的居民特別是年輕居民對此不滿。顧鈞反復勸說:“你現在年輕,用不著公交車,老了怎么辦?這幾年要是家里有老人來幫忙,怎么辦?”
經過多次有序會商,在2024年8月23日,新柳溪社區巴士7001路開通,這也是蘇州市首條進小區的公交微循環線路。居民們紛紛表示,今后出行更加方便了,無論是日常購物還是就醫上學,都能享受到“門到門”的貼心服務。
對于所在的行業、界別,顧鈞多次主動召開專題座談會。關于開發區汽貿企業員工社保繳納、汽車維修行業價格標準探討等多方面議題,顧鈞都積極收集界別群眾訴求,提出了很多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并邀請屬地街道、有關職能部門參與協商,推動落實。
顧鈞還將公益融入履職,多次倡議發起吳江區汽車行業無償獻血活動。“原先報名的人不是很多,我就一個一個跟他們企業的負責人打電話,希望他們帶頭報名,扛起責任擔當,這樣工作人員也會受到激勵,現在已經超過130人報名!”
“通過公益類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不僅幫助到那些急需用血的人群,也增強了行業內部的凝聚力和責任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顧鈞不斷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政協力量,他連續多年獲吳江區“優秀政協委員”稱號,2021年獲蘇州市“協商議事優秀召集人”。
如今,顧鈞依然奔波在履職一線——“每化解一起糾紛,社會就多一分和諧。每推動解決一個問題,社會就多一分進步。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
(通訊員 王玉英 黃榮 王瀟 本報記者 江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