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政協歷史

我與陳錦華的特殊交往

2025年03月26日 09:21  |  作者:汪東林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微信截圖_20250326091938

收到本文作者贈送的《江山儒商王壽昌》一書后,陳錦華的復信。

微信截圖_20250326091949

陳錦華書寫贈送本文作者的一幅墨寶。

2011年下半年,我主編的《江山儒商王壽昌》一書,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拿到第一批新書之后,我就在這些書上簽名并寫信投寄給我所認識的部分高中層領導干部和新聞文化界的人士,沒有想到,一個月內收到不少鼓勵和支持的復信,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的復信,是最早的一封。

“真是無巧不成書”

在1998年3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錦華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來到新建成不久的全國政協辦公大樓工作。

那時的全國政協辦公樓主樓,一共11層。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副秘書長都在此辦公,還有各專委會辦公室。最底下一層是公共活動場所,有若干大小會議室,還有一個多功能廳,面積最大。

當時,我從人民政協報社調回政協機關專委會辦公室任職。我所在的辦公室也在這個樓,因此常有機會見到主席、副主席。但除了分管某專委會辦公室工作的副主席,與其他副主席并沒有交談相熟的機會。只是由于一樓多功能廳面積很大,每天午餐后常有不少工作人員在此“飯后百步走”,輕聲細語聊聊天,但對有時也在此飯后漫步的副主席一般不主動打招呼交談。

我也有飯后短暫散步的習慣,曾多次看到陳錦華也在此散步,但從未交談過。有一天,陳錦華的秘書小跑過來問我:“聽說你是在政協機關工作時間最久的老同志,又是政協委員,陳副主席想同你聊聊天,可以不?”我立即隨他走到陳錦華身邊,同他握手問好。

陳錦華先問道:“你是什么時候到政協機關工作的?我想打聽一個人。”我就自報家門:“我1962年調入政協機關,那時是第四屆全國政協,現在是第九屆了,這么一算,已有40年了……”

陳錦華被我的快言快語逗樂了,說:“你是機關的老同志了。我只想打聽一個人,好幾年前,我看過一本題為《梁漱溟問答錄》的書,印象深刻。記得作者是政協機關的一位老同志,名字想不起來了。你知道這本書和作者的名字嗎?我想見見他。”

我聽到后一愣,緊緊握住他的手說:“陳主席,真是無巧不成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我本人。”在場幾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陳錦華對我說:“今天沒有時間了,你把電話號碼告訴我秘書,等有時間,請到我辦公室坐坐。”

送書《民主人士》

幾天后,我進了陳錦華的辦公室。他開門見山地對我說:“講真話、不講假話,這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多年來需要做好卻并沒有做好。假話瞞上欺下、禍害無窮。真話不一定都對,但實話實說,對錯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幾年前我看你的書,就對梁潄溟先生堅持‘獨立思考,表里如一’講真話的精神表示敬佩。這使我聯想到彭德懷同志,他也是堅持講真話、不講假話的人。因此,黨內的彭德懷、黨外的梁漱溟,我都敬重他們。我想聽聽你寫作、發表、出版關于梁潄溟這本書的簡要過程,因為我估計會遇到不少困難,可以嗎?”

我馬上接過話頭,講了我的寫作過程及遇到的各種難題,但在梁漱溟本人和黨內外若干位老同志的鼎力支持和鼓勵下,各種困難迎刃而解,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引領下,完成了這樁事。

陳錦華說:“這叫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交談個把小時后,他問我近幾年有沒有出版類似的新書,有的話再給他一兩本,他有興趣閱讀。“不敢不敢。”我自然一口應承。

又過了不久,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綜合性名人傳記《民主人士》一書。關于梁漱溟的書,除了《梁潄溟問答錄》,還有《梁潄溟與毛澤東》《“反面教員”梁潄溟》《一九四九年后的梁漱溟》3本。我考慮到陳錦華工作太忙,送給他會占他太多時間,而《民主人士》寫的是老一輩愛國民主人士的群像,以十世班禪大師、趙樸初大居士兩篇開頭,中短篇都有,還包括了程思遠、于樹德、章乃器、章伯鈞、溥杰、杜聿明、宋希濂、黃維、沈醉、董竹君等十多位知名人士的故事,而且都是以親歷、親見、親聞為主。送他這本新書,有新鮮感又節省時間。考慮好后我給陳錦華的秘書打電話,并交代他讓首長先抽空看看,有寶貴意見再安排時間面談。他很客氣地表示謝意。

一封簡短的推薦信

沒有想到也就過了個把星期,陳錦華就又招我去他辦公室了。更沒有想到,他不只是鼓勵了我一番,而且還寫了封短信,把拙作《民主人士》推薦到《北京青年報》,請他們選登連載。

陳錦華笑容可掬地說:“你這本書內容新穎,清一色是老一輩愛國民主人士,他們從舊中國到新中國,都是有影響力的知名人物,有的長期同我們黨合作,是我黨統一戰線的重要成員。有的雖然幾經沉浮,但最后仍殊途同歸,也成了黨的統一戰線的成員。而且內容大部分是你自己親歷親見親聞。不講別人,至少是我本人讀書不多,是第一次看到集中了這么多知名人士故事的書籍。”

陳錦華又問我,這本書出版前有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我答:只有一部分在政協統戰系統的報刊上發表過。他說:“那就好。”邊說邊拿出一封很短的推薦信給我,又說他認為這種內容的書更應該讓今天的青年人知道。“你拿我的信再附一本《民主人士》寄到北京青年報社去。”他笑了笑接著對我說,“在全國范圍內,《北京青年報》是青年報刊中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有我的推薦信,他們可能會考慮的。”當我正不知道如何回答深表感謝時,他又拿出自己剛剛出版的新書《開放與國家盛衰》簽名贈我,邊簽邊說:“今天還有別的事,有話留著下次再談吧。”我只得起身告辭了。

半個月后,《北京青年報》就有回音了,他們十分重視!第一,在該報連載,精選了《民主人士》一書中六個人物傳記,連續刊登了兩周;第二,他們約請了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著名評論家陳駿濤,為《民主人士》寫了一篇書評;第三,在《北京青年報》編輯部對我的作品有所了解后,又以一個“私人別傳”的專版發表了我的長文《從〈李宗仁歸來〉到〈梁潄溟問答錄〉》。《北京青年報》對《民主人士》一書如此分量頗重的處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當《民主人士》精選人物傳記第一篇在《北京青年報》刊發時,我帶著那一期報紙去拜訪陳錦華。見面時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陳錦華也喜形于色,說:“很好很好,讓青年一代全方位地知道我們黨的真實歷史,是我們老一代的責任。”

正是這次見面,我主動帶了一首不成格律的、寫給自己看的、稱道梁漱溟先生的詩,請陳錦華留下墨寶作紀念。他念了一遍,當場就鋪紙一揮而就,遞給我。

2016年陳錦華因病辭世,我人在美國,得知噩耗時,悲痛萬分、伏案痛哭!我至今仍在深深地懷念他——這位把普通干部當成知心朋友的領導人!

(作者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政協報社原副總編輯、高級記者,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巡視員)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无线看国产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