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評論
賞古今交融舞蹈盛宴
以超凡的舞蹈技藝震撼視覺,以深邃的情感表達打動人心,這些作品既是對舞蹈藝術的深情致敬,也是對歷史與時代的精彩演繹,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2025年新年第一天,北京藝術中心的舞臺上,舞者們化身追光者,身姿曼妙,以舞蹈為語,跨越時空的界限,講述經典傳奇,傳遞真摯情感,引領觀眾走進一場追光逐夢的旅程中。
這場演出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精心策劃并推出的《華章——致敬經典六十周年》中歌經典舞劇GALA(以下簡稱《華章》),2024年首演后,在全國巡演30余場,好評如潮。演出將深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孔子》《恰同學少年》《趙氏孤兒》《昭君出塞》《李白》《到那時》《秀水泱泱》等多部經典舞劇的精華舞段,集中呈現、集體展示。
近年來,舞劇創作蓬勃發展,充滿活力,涌現出不少優秀作品,深受觀眾喜愛。“爆款”“出圈”……舞劇演出市場持續火熱。中國歌劇舞劇院作為國家級藝術院團,在“舞劇熱潮”的背景下,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條創作主線,創作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深刻思想內涵的舞劇作品。《華章》不僅僅是精彩舞蹈的展示,也是一場帶領觀眾穿越時空的藝術之旅,既是回望過去,更是展望未來。
舞蹈藝術具有傳情達意的藝術特色,能夠引發觀眾深深的情感共鳴。《孔子》充滿了東方哲思,《李白》盡展詩歌樂舞,《恰同學少年》飽含青春力量,《秀水泱泱》中紅船啟航,《追光者》里舞者逐夢……從古典的雅致到現代的節奏,從浪漫的愛情敘事到深沉的家國情懷,從對歷史的深情回望到對未來的夢想追逐,以超凡的舞蹈技藝震撼視覺,以深邃的情感表達打動人心,這些作品既是對舞蹈藝術的深情致敬,也是對歷史與時代的精彩演繹,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華章》采用了全新的視角和表現手法對經典舞段進行詮釋,重新創作了多個舞段巧妙融入穿插于經典之中,通過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形式,以及古典舞、民族舞、現代舞等風格的呈現,讓經典在創新發展中熠熠生輝。同時,還巧妙地融入了展現舞者本體魅力的創新節目,體現舞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劇中向漢唐舞蹈《相和歌》致敬的作品《雀臺吟》,編導者將現代舞蹈的編排技巧與漢唐舞蹈的傳統元素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具時代感又不失古典美的舞蹈風格。青年舞蹈家們以舞蹈為筆,以舞臺為紙,用汗水和才華書寫著舞劇的精彩。
打造與培養能夠融會貫通的舞蹈演員是提升院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華章》的上演對劇院舞劇表演人才培養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有著一支強大的舞劇明星隊伍,在全國舞劇舞臺上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但是單個劇目演出中,只能集中展現幾個主要演員的風采。而《華章》對于多部舞劇作品重要舞段的集中展現,給予了更多青年演員展示的空間,使得人人都是主角,集體來挑大梁。《華章》被網友昵稱為“中歌全家桶”“中歌大禮包”,不僅僅是對演員陣容的喜愛,更是對誠意滿滿的經典舞劇匯聚發出的由衷稱贊。經典角色的演繹,也為青年演員提供了寶貴的舞臺實踐機會。青年演員在參與演出過程中,通過“老帶新”的方式,能夠深入學習和傳承前輩們的精湛技藝和表演風格,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將經典舞劇精髓代代相傳。
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舞臺上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舞劇人的輝煌,從老一輩的藝術家趙青、陳愛蓮,到如今的山翀、楊奕、唐詩逸、胡陽、郝若琦、李祎然等舞劇領軍人物,《華章》的創作初衷也在于出作品、推人才。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守正創新,用更多舞劇精品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許寧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