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傅作義的八弟傅作恭
近年來,網上有謠傳說愛國將領傅作義有個親弟弟,叫傅作恭,是一個留美水利專家。事實并非如此,傅作義只一個胞弟傅作良,是中共地下黨員,2000年秋,病逝于西安。
網上所說的傅作恭其實是傅作義的堂弟,排行老八。兩人相差十幾歲,傅作義見其天資聰明,好學上進,12歲上帶他到太原上學,后轉到天津上學。
抗日戰爭爆發后,傅作恭正上高中,隨南開中學遷到成都。后考入金陵大學,學森林園藝專業。傅作義有時去開會,會轉道成都去看望妻小家人,鼓勵正在上學的子女和弟弟們,要學有所成,報效國家。
與傅作良同歲的傅作恭,大學畢業后,趕赴綏遠,到奮斗學校任教。當時,綏遠臨時省會設在內蒙古杭錦后旗陜壩鎮,傅作義任綏遠省主席,由他創辦的奮斗中學,至今仍是陜壩鎮的一張名片。
1949年9月19日,綏遠和平起義。傅作恭任奮斗農場場長,因清高孤傲,憤世嫉俗,人際關系不融洽。有一回,他去傅作義家,遇到時任甘肅省政府主席的鄧寶珊,鄧與傅家人都很熟悉,得知傅作恭工作不順利,便邀請他去甘肅發展。1952年,傅作恭調到甘肅省農林廳。他積極調研,利用黃河水在白塔山植樹造林,成績卓然。
1958年,傅作恭受到沖擊。此時,鄧寶珊因病重前往北京救治,無暇顧及傅作恭。傅作恭妻子沒工作,五個孩子嗷嗷待哺,日子非常艱難。
傅作恭妻子無奈之下,只好上京求二哥。傅作義得知情況后非常難過,沉默了許久,自責無能為力。得知傅作恭被停發工資,生活拮據,便寄錢過去,接濟他們。
此后,一直掛念弟弟的傅作義已讓楊格非(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傅的秘書、北平《平明日報》總編)、秘書趙伯純為他上下申訴。但傅作恭還是沒有等到最后,1960年12月2日,中央西北局書記劉瀾濤主持召開蘭州會議,甘肅的情況才有所好轉。傅作義去信勸慰弟媳潘翠竹:“……老八已經走了,命已如此,再不叫你牽腸掛肚了,希望你保重身體,把孩子照護好。”并囑咐他們回山西,在老家安昌務農為生。傅作義定期給他們寄錢,撫養其子女長大成人。
1979年,傅作恭平反昭雪,一次性補償3000元,其妻每年撫恤金4800元。其長子傅金國教書育人,任南趙初中(后更名為作義中學)校長多年。1981年,根據有關政策,傅作恭三子傅金科被安置到甘南林場工作……
2013年,傅作義故居(位于運城市臨猗縣安昌村)修繕開放,傅作恭孫子傅創杰擔任故居保護所所長,參與傅作義資料搜集整理工作。2024年初,臨猗縣傅作義文化研究會成立。(周俊芳)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