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聚焦農村污水治理:“村水精靈”首發 激活“曬太陽”的設施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王碩)在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農村環境治理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度聚焦農村環境領域,著重強調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4月10日,在“中國國際環保展”期間,新大禹環境科技(廣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其新產品“村水精靈”,通過AI技術激活“曬太陽”的設施,以期破解農村污水治理困局。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而不用,將民生工程建成“曬太陽”工程,是農村水環境治理行業長期以來被詬病的一個痛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設備運行費用、人工費用高,不適用農村地區實際情況。
“村水精靈”產品經理麥建波介紹說,“村水精靈”主要是由智慧大腦和智能執行機組兩部分組成,通過9大AI模型和4大管理助手協同作業,實現對農村污水站點的智能管控。其中,微生物AI診斷與修復模型可實時監測微生物健康狀況,水量AI預測模型能精準匹配水量與生產計劃,預測準確率頗高。通過這些設定,“村水精靈”在成本控制上成效顯著,建設成本可降低50%以上,戶均建設費低至1000元,戶均月運維費低至6元以下,借助污水和污泥資源化利用甚至能實現零成本運維。同時,通過 “三個正常” 閉環監管確保運營質量,保障可用性付費效果。該項目還能將村水站點轉變為農村生態景點,實現污水和污泥的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用于果園澆灌、生活雜用等。這樣的設計有效解決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得起、用不起”的難題,助力工程充分發揮環境效益。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指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后一公里”,鄉村生態治理既是國家戰略,更是環保企業的時代使命。尤其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很多的環境企業長期扎根于支付能力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千方百計維持設施持續運行,守護著千家萬戶健康和美麗鄉村生態。此次發布的“村水精靈”不僅是一個技術產品,更是開啟農村污水治理新模式的鑰匙。但是,要實現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的共同愿景,需要更多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構建多方協同的生態網絡。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在會上提到,在生態文明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的新征程上,生態環保產業肩負著“讓鄉村更美、讓民生更暖”的時代使命,正在以自身的力量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美麗中國建設最需要環保技術,現在大城市的環境設施基本到位,已經到了轉型和升級改造階段;但是美麗鄉村建設還迫切需要小型的、低碳的、無動力的、適用于農村一村一寨的,適用不同氣候條件的環境設施。“村水精靈”這類產品,既是瞄準美麗中國建設,也是新農村建設最需要打造的產品。他呼吁更多的企業和行業關注農村污水治理,做出更多優質產品。
活動同期還舉辦了“綠美鄉村夢”公益座談會,來自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探討了農村環境治理的具體實踐和未來發展趨勢。
E20研究院綠色發展研究中心總監
E20環境平臺兩山系統解決方案中心總監郭永偉進行了“讓農村污水不再難,讓美麗鄉村不是夢”公益活動倡議。活動以產業公益為“連接器”和“放大器”,以期匯聚政府、市場、產業、技術、社會等各方力量,構建 “三位一體” 合作模式,凝聚各方智慧和資源。據了解,目前,活動正在進行公益課題立項準備工作,后續將開展互訪座談、課題調研,組建研究團隊等。
此外,與會嘉賓還直面當前農村環境治理機制、產業方面存在的困局與痛點,積極分享針對農村環境設施運營難題的實踐探索成果,深入剖析標桿農村環境運營管理經驗,力求為農村環境治理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