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聚焦超級小麥研發領域重大突破:第六屆糧食安全發展大會暨超級小麥觀摩會在昆明舉行
4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第六屆糧食安全發展大會暨超級小麥觀摩會在云南昆明召開。大會以“筑牢糧食安全基石 科技賦能種業創新”為主題,匯聚了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等有關部門以及部分糧食主產區的領導、科研機構、糧油企業、種糧大戶等行業代表參加,交流超級小麥、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的經驗做法,推進新技術突破、新裝備應用、新模式推廣,助力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大會采取線下舉辦、線上直播的方式同期舉行。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在講話中強調,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所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規劃明確提出了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動種業自主創新全面突破等重要任務,為我國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次大會聚焦我國糧食安全與超級小麥的發展,正是對規劃精神的積極踐行,為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會長賈希為在致辭中強調,當前,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多重挑戰,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須臾不可放松。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近年來,云南省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農業穩增長政策,積極實踐“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不斷加強種業創新,培育出眾多優良糧食品種,創造了“現象級”的小麥育種戰績,為我國深入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和種業振業行動增添“新樣板”。以程魁團隊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在超級小麥研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超級小麥畝產達到800-1000公斤,較傳統品種提升一倍多,這一產量的飛躍,為提高我國小麥總產量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其蛋白質含量提高20%,不僅提升了小麥的營養價值,也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高品質糧食的需求。
小麥育種專家超級小麥研發人程魁在發言中介紹,超級小麥除了產量高,還具有諸多顯著優勢。它屬于半冬性中筋小麥,生產周期225-230天左右,畝用種量12公斤左右,并且具備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強的特點。目前,超級小麥已送農業農村部新品種辦公室進行保護,申報了26件專利知識產權,涵蓋富硒小麥種子培養技術、EF68小麥新品種選育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他還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將繼續聚焦種業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制更多優異種質資源,共同推動超級小麥的發展。同時,他呼吁社會各界更加重視種業發展,加大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支持力度,讓“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讓中國飯碗裝滿優質中國糧” 的目標早日實現。
與會人員認為,超級小麥品種發展推廣空間非常大,國內急需要高產的優質小麥品種,要組建超級小麥技術專家團隊,服務全國小麥主產區,使小麥育種種植標準化,為鄉村振興、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會前,與會領導到中國富民超級小麥育種試驗中心實地查看超級小麥生長情況。據了解,超級小麥依托云南國麥種業,致力打造中國超級小麥研發中心。經過多年來科研攻關,云南國麥的布局,將推動超級小麥發展進入新階段。程魁團隊已建立多個育種試驗中心,為我國深入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和種業振業行動增添“新樣板”。
本次大會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超級小麥發展工作委員會承辦,云南國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云南省民營企業家協會及云安國際會議中心支持舉辦。(毛立軍)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