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破除教育AI三大困境:猿輔導集團推出小猿AI聚焦家校應用場景
人民政協網4月17日電(記者 孫琳)近兩年,通用大模型呈爆發式發展。然而,通用大模型在垂類應用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教育領域,諸如“孩子尬聊閑扯”“答案準確性存疑”等問題持續困擾著許多家長。概括起來,“AI+教育”需要突破功能性代差、教育適配斷層和安全防線失守這三大困境。
4月15日,猿輔導集團在“小猿AI暨智能硬件戰略發布會”上,正式推出首個教育AI范式——“小猿AI”,并發布覆蓋家校兩端的“軟件應用+智能終端+通識課程”三位一體解決方案,涵蓋小猿AI App、小猿AI學習機及飛
猿輔導集團副總裁、智能硬件負責人
基于這一思考,猿輔導集團推出首個專為中小學生打造的教育AI——小猿AI。其底層為數據層,上層為場景層,中間兩層分別為模型層和邏輯層。垂類應用通常在數據層和場景層具有明顯優勢。
早在2014年,猿輔導集團成立了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啟「教育+AI」探索,覆蓋100多個教育應用場景。2024年,猿輔導集團自研大模型通過備案,并通過信通院最高等級(5級)認證。同時,其牽頭制定了
據了解,小猿AI模型層由猿輔導集團自研的猿力大模型和DeepSeek-R1模型矩陣組成,既能充分發揮大模型優勢,又能保障教育專業性,這或成為教育AI的又一重壁壘。據悉,DeepSeek-R1具有強大的推理和自進化能力,能推動猿力大模型不斷進化。而猿力大模型在教育場景理解上更具優勢,能夠保障實時認知對齊,并進行信息安全過濾。“兩者互相訓練、互相補充,共同推動教育AI回歸教育本質。”
據介紹,小猿AI通過與中小學特級教師合作,利用其“教學思維鏈”訓練和推動教學邏輯的進化,使其教學智慧轉化為可規模化的數字資產。同時,憑借500多萬小時的課程視頻積累,猿輔導集團更懂得如何用數字技術重構特級教師線上授課模式,形成“教學目標結構-要素分離-技術重構-動態調試”的教學邏輯進化閉環。
對于這套教育AI的運行邏輯,能帶來什么用戶價值?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