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彰顯政協新作為 創新履職的福州故事>要聞
福州市政協委員建議:逐夢“AI+”新賽道
AI政務助手、AI輔助診斷系統、AI主播……當前,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AI+”正在火熱點亮“有福之州”,為福州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AI已來,向新奔跑。”近日,福州市政協召開“智啟新元AI賦能福州高質量發展”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并進行圓桌對話。委員們現場從多角度深入剖析破題,挖掘新思路,逐夢“AI+”新賽道。
不論是深耕“今天”,還是布局“明天”,人工智能產業在不斷發展中都面臨“技術如何創造價值”的問題。
“用好AI就是要讓機器理解人。”薛博委員結合福州產業最新規劃部署,提出加快摸清人工智能產業底數,推動經營主體加速倍增,引導形成更大規模產業集聚和協同發展,扶持打造一批人工智能鏈主龍頭、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獨角獸創新企業。同時,加快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重點圍繞政務服務、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人形機器人等領域評選一批標桿應用場景,形成示范效應、頭雁效應。
唐曉騰委員認為,要進一步將AI素養納入基礎教育核心課程,設立專項基金培養“雙師型”師資,推動企業工程師與高校教師聯合授課,并建立AI人才數據庫實現產教融合。加快開發全國統一測評系統,為AI教育成效提供量化標準。
從以智慧港口建設為代表的“AI+交通運輸”,到以元宇宙導游為代表的“AI+文旅”,再到以提高供應鏈可見性和可追溯性為目標的“AI+供應鏈安全”,福州全市正在“AI+”領域大膽探索。
作為高新技術領域從業者,黃祖海委員建議,要加快構筑福州AI產業發展三重動能,一是深挖醫療、教育等領域原生AI場景,精準識別本土產業的核心需求;二是構建跨界融合生態,聚焦產學研合作,形成“基礎研發—場景驗證—產業轉化”的創新閉環;三是發揮“經驗放大器”作用,形成可學習可復制經驗供同類型企業交流合作。
王慶趨委員希望,加快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特別是依托馬尾物聯網產業基礎,推動智能工廠改造;加快構建AI兩岸協同發展區,推動智慧海洋等關鍵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大力培養“AI+”產業,開發“數字閩都”,打造數字人IP,提升城市軟實力,培育新增長極。
“AI智能搜索引擎也可助力委員高效獲取政策法規、行業動態及熱點數據,顯著提升提案質量。”在王博斌委員看來,通過算法分析社會難點問題,AI能為委員精準推送選題方向。同時,遠程協商平臺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能突破地域限制,搭配實時翻譯功能,將極大提升協商議政效率。
觀全局,謀一域。市政協主席劉卓群表示,要廣泛發動委員,持續打響“委員在行動”品牌,聚焦全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民生關切,全方位建言獻策,為省、市高質量高水平編制“十五五”規劃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