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閱讀之花處處綻放
——全國政協委員助力全民閱讀的生動實踐
清晨忙碌喧囂的地鐵上,書頁和屏幕營造出獨有的靜謐;午后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里,一雙雙專注的眼眸折射著智慧的光芒;夜晚溫暖柔和的燈光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奏響了動聽的樂章……從遍布城鄉的閱讀空間到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從琳瑯滿目的紙質書到不斷創新的數字閱讀,近年來,全民閱讀蔚然成風,書香社會建設行穩致遠。其中,活躍著政協委員的身影,他們孜孜不倦讀書學習,聚焦全民閱讀履職建言,投身閱讀推廣和服務……
4月22日,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前夕,本報記者采訪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視角,一起領略全民閱讀的時代風尚,感受政協委員讀書與履職的生動實踐。
讀書學習 凝聚共識
每天清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是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邊巴拉姆的讀書時間。或在早飯時,或在交通工具上,因為時間有限,她選擇用手機瀏覽一些學術期刊,看到有價值的新聞或理論文章,便會第一時間轉發到委員研學群里,與大家共同學習、感悟。
打開委員研學群,已成為邊巴拉姆每天的讀書“日常”:讀一讀委員們的心得體會,看一看有沒有推薦新書……熱烈的交流討論讓她關注,也對委員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委員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域,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且持續的學習與解讀。這一過程,于個體而言,既能實現知識互補,又能拓展思維視角,從而對學習主題形成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邊巴拉姆長期關注并研究黨的民族工作的方針政策,參與、服務研學群給了她主動學習、深入思考、積極實踐的機會,“能夠進一步提高政治素養,領會國家大政方針,增強履職本領”。
在全國政協常態化高質量開展的委員讀書活動中,廣大委員提升素養、凝聚共識,更好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巖多年從事出版工作,閱讀既是他日常的精神需求,也是工作需要。在他看來,委員讀書活動讓自己收獲滿滿,“比如系統重溫經典著作,還有人文社科以及經濟學著作,以精讀和討論的方式深入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考其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啟迪等。通過線上線下研學活動,讀書學習不斷深入,對‘國之大者’、民之關切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李巖認為,委員讀書活動既有主題性,又有思辨性,使讀書和履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在委員讀書活動中,各專委會依托界別特色分別設立主題研學群,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剛剛在委員研學群里發了言。積極參加線下線上研學活動、主動撰寫學習體會的郭媛媛深切感到,當前委員讀書活動有效提升了政協委員的政治站位,明確了政治責任與履職方向。“讀中悟、讀中思、讀中行、讀中提升,可推動委員緊密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社會發展實際,更好地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政協力量與智慧。”她說。
深入調研 深度建言
閱讀對于促進文化傳承、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全民閱讀一直是政協委員履職建言關注的焦點之一。
“讀書是細水長流之事,出版非但必不可少,而且大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朵云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旗從事出版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AI時代,在多媒體閱讀的影響下,出版生態正經歷著深刻變革。不同的閱讀方式各有優勢、相互補充,關鍵在于閱讀質量。高質量閱讀的根基在于高質量內容,這離不開出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朱旗曾建議加快推動圖書價格立法、規范圖書價格體系,保障出版事業高質量發展。他還表示,AI的發展依賴語料庫,其質量直接決定了AI生成內容質量,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出版社完成語料庫基礎性知識構建。
“小朋友,你為什么在這里看書?”
“這里的讀書氛圍特別好。”
在遼寧大連一條街區的文化空間調研時,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作家滕貞甫欣喜地看到,不少讀者捧著各自喜歡的書安靜閱讀。在盤錦市一個農家書屋調研時,他發現這家書屋特別活躍,原因是有一位返鄉的文化志愿者當領讀人,帶著鄉親們一起讀書……
深入生活,行走調研,是滕貞甫的“必修課”。調研中,他格外關注的便是閱讀:“作為寫作者,我要跟讀者交流;作為政協委員,我要全面了解讀者的閱讀狀況、閱讀基礎設施建設、閱讀推廣和服務的發展狀況等,從而更好地為推動全民閱讀建言獻策。”比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滕貞甫建議在城市恢復報刊亭,滿足人們對紙質報刊的閱讀需求,將其作為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如何將藝術與閱讀相結合,是全國政協委員、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美術部主任劉廣近年來履職關注的領域。為此,每到一地采風,劉廣都會調研當地的閱讀情況。“這幾年,我走過很多城市和鄉村,來往于閱讀的線上和線下,發現了問題,也找到了經驗。”劉廣建議加強鄉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管理與服務等。
調研期間,劉廣曾將自己創作的一些山水畫帶到學校和社區,講述其背后的創作歷程與文化故事,讓不少孩子產生濃厚興趣。這讓他深刻體會到,藝術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夠為全民閱讀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通過繪畫作品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引導他們走進書籍,探尋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完善閱讀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形成優質閱讀品牌,不斷豐富閱讀場景。”
……
政協委員在深入調研、深度建言中,持續發出閱讀“好聲音”。
身體力行 推廣閱讀
經典誦讀、分享交流、文化講座、創意活動……當前,多姿多彩的閱讀活動遍及中華大地,描繪出書香社會的絢麗圖景。不少政協委員立足本職工作,身體力行投身閱讀推廣和服務中,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世界讀書日前后,也是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王學典特別忙碌的時候。繼2022年成為山東省全民閱讀形象大使后,今年他又擔任了濟南市全民閱讀推廣大使,已深入走訪全省多地推廣全民閱讀。
“我始終相信,讀書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王學典表示,全民閱讀推廣是一項有益于社會發展的事業,他愿意為此投入更多精力。在深入基層的過程中,王學典也切實感受到基層民眾對于閱讀的強烈需求。“短視頻等新興平臺對基層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深度閱讀生態造成不小的沖擊,加強縣級圖書館建設、設立更多便民圖書館十分必要。”王學典建議,地方政府部門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助力基層圖書館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他也將持續深入基層,促進更多人參與到閱讀中來,崇尚讀書、愛上讀書。
同樣忙碌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北京、武漢、杭州……好書評選、閱讀榜單……這些天,韓敬群的行程主題便是“讀”與“書”。在他看來,自己既是專業的文學編輯,也是閱讀推廣人,都與全民閱讀密切相關。“我一直認為,編輯應該是全流程的:一方面,我們是生產者,肩負著為讀者提供精神產品的重任,要提供具有優質營養的、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優秀作品;另一方面,還要身體力行推廣閱讀,讀書是長期的,要使其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韓敬群說。
在多年實踐中,韓敬群深刻感受到,閱讀推廣應注重深、新、細、實:不斷深化,不斷創新和超越,以細致服務滿足讀者需求,產生實實在在的成效,這同樣需要“長期努力”。
每當看著圖書館里專注閱讀的場景,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總會感到欣慰。去年6月,國家圖書館發布了《山海經》專題知識庫,除精準的全文識別外,通過人機配合應用實體命名識別技術,建設高質量語料庫,挖掘文化數據價值,不僅滿足了學者對一手資料的需要,還以更具互動性的“智趣玩”模塊設計,激發讀者的互動意愿。作為制作方,陳紅彥感到自豪,她介紹道,國家圖書館聯動全國圖書館正在進行的中華古籍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以數字化古籍為基礎,進一步探索AI技術在文字識別、自動標點、知識圖譜構建等領域的應用,將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優質的數字人文服務。
“深化全民閱讀活動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建設和投入,建立更多渠道,應用更多技術,提供更多的閱讀對象和閱讀方式。”對陳紅彥來說,努力為全民閱讀貢獻力量,正是圖書館人的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謝穎 張麗)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