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寫好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時代答卷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這些飽含真情的話語生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
人民政協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是長期以來黨的宗旨在人民政協工作中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堅持人民至上”的內涵要義,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根本立場,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厚植為民情懷、增進民生福祉中寫好履職答卷,著力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擔當新作為新樣子。
加強政治引領,把站穩人民立場作為工作出發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初心使命就是人民政協的初心使命、黨的宗旨就是人民政協的宗旨,必須加強政治引領,鮮明價值取向,站穩人民立場。一要建強“重要陣地”。堅持和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健全“黨建﹢履職﹢民生”的制度鏈條,切實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履職能力建設、政協隊伍建設,確保人民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二要筑牢“重要平臺”。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抓住“人心”這一最大的政治,加強思想引領,增進團結統一,努力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三要暢通“重要渠道”。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引導委員帶著深厚的感情深入群眾、融入群眾,用擔當和實干服務群眾,自覺站在人民立場想問題、謀對策、辦實事,使政協履職更好體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
四川省內江市政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實際行動。自覺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充分發揮市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重要作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持續擦亮“鑄魂聚智·崇實善成”黨建品牌,黨員委員和黨員干部在履職為民、服務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彰顯。緊緊圍繞市委民生決策部署履職盡責,切實做到“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群眾的呼聲集中在哪里、委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立足政協職能,把讓人民滿意作為工作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新時代人民政協要堅持把造福人民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努力做到政為民所議、言為民所建、計為民所獻、策為民所謀、力為民所盡,不斷提升履職為民實效。一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積極獻計出力。樹牢“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理念,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推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二要聚焦民之關切開展協商議政。圍繞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建言獻策、協商議政,助推做大做好民生“蛋糕”。三要聚焦民生實事強化民主監督。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的特色優勢,融協商、監督、參與、服務于一體,全力助推黨的惠民利民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人民群眾獲得真實惠、感到新變化。四要聚焦群眾所需深化聯系幫扶。搭建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平臺,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注重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面對面”傾聽意愿、“心連心”了解訴求、“實打實”為民辦事。
近年來,內江市政協緊扣高質量發展聚智建言,135份協商報告被黨委、政府決策吸納,1200余條委員建議轉化為助推內江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緊盯民生改善協商議政,圍繞推動“30件甜蜜內江民生實事”全面落地認真履職,開展重點工作任務182項,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54件;堅持提案征集、交辦、督辦、表彰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類提案連續3年占比超過70%;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上報、反饋機制,促進群眾呼聲得到更好反映;聚焦民意所向開展協商式監督,選派政協委員到涉及民生領域的相關部門擔任特約監督員。緊貼城鄉融合發展獻計出力,圍繞市委以美鄉優城為切入點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聚焦群眾關心的農村面貌改善工作,著力打造“學習運用‘千萬工程’·同心共建和美鄉村”特色履職品牌,發動委員開展“引企入村”行動,助力1153家企業實施“興村”項目1306個;持續開展送農技、送健康、送崗位、送文化下鄉等“七送七助”活動,惠及群眾19萬余人次;幫助22個聯系村實現面貌大變樣、產業大發展、民生大改善,帶動全市兩批37個目標鎮(街道)、569個村(社區)農村面貌顯著改善,46.6萬戶、139.8萬名群眾從中受益。
發揮協商優勢,把始終依靠人民作為工作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人民政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團結各界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必須始終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努力造福群眾。一要把群眾路線作為人民政協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人民群眾作為政協工作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本、工作之師,堅持在履行職能中深深扎根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把工作的觸角向基層、向各界群眾延伸,使政協工作更接地氣、更有生機活力。二要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出辦法、出共識、出感情、出團結,通過協商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三要不斷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促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協同配合,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近年來,內江市政協著力構建以全體會議協商為龍頭,常委會議專題議政性協商為重點,調研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監督性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圍繞黨政關注重點、群眾生產生活難點、社會治理焦點精心組織協商活動,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促進不同思想觀點的充分表達和深入交流,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以“有事來協商”為抓手,健全協商平臺布局,把協商議事會場搬到社區、院壩、車間,就近就便服務群眾,組織開展“院壩協商”“廣場協商”等小微協商活動1650余場(次),助解群眾關心關注事項2600余件,實現協商在一線開展、共識在一線形成、辦法在一線產生、問題在一線解決,受到群眾普遍好評。
(作者康俊系四川省內江市政協主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