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世界讀書日·委員話閱讀
全國政協常委杜占元:讀天下書,行天下路
書籍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營養品。中國古人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人生追求,從“韋編三絕”的孔子,到“牛角掛書”的李密,再到“囊螢映雪”的車胤、孫康,中華民族的智者先賢在閱讀中傳遞智慧之思、承啟民族之志、照亮文明之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知識智慧匯聚成人類文明的寬闊海洋,文明的傳播也早已跨越語言和國界。閱讀不僅是個人增長知識的良法,更是人類文明傳播和交流互鑒的良途。閱讀讓我們在知識學習中拓寬世界視野,在文明交流中增進文化和諧。讀天下書,天下更多彩;行天下路,天下更廣闊。
被稱為“美國文明之父”的愛默生說,“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在浩如煙海的各國典籍中,蘊含著從古至今不同文明的智慧思考和價值情懷。讀天下書,在全人類的思想寶庫中盡情遨游,才能讓我們與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和名家大師隔空對話。從孔子到蘇格拉底,從湯顯祖到莎士比亞,從沈括到李約瑟……在閱讀中感知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風土人情,感受人類經歷的一幕幕悲歡離合中所蘊含的共通情感、一次次探索創新中所成就的歷史進步,感悟人類對共同價值的不懈追尋和對共同理想、共同命運的恒久守望。歷史與未來、個體與社會、真知與情感……豐富多彩的多元文明,在貫通中外的閱讀中得以融匯,構筑了人類永恒的精神港灣。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發展歷程中所積淀的文化經典,以及當代中國發展的文明成果,是全人類共同的知識財富。全民閱讀已連續12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彰顯著國家對書香社會建設的長遠戰略擘畫,更蘊含著對國民精神滋養、文化傳承發展的深切關懷。
推動中國主題圖書的對外出版發行,讓中華文明成果與各國文明成果一道豐富人類文明的百花園,讓各國讀者在閱讀中了解中國、促進中外文明互鑒,是當代出版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中國外文局是新中國對外出版事業的開創者,近年來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習近平總書記著作目前已翻譯出版43個語種、發行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共產黨創新理論、解碼中國奇跡、回答世界之問的權威讀本。在70多年的歷程中,中國外文局還對外出版發行了“四大名著”“熊貓叢書”“中國文化與文明”“大中華文庫”等多語種中華文化典籍,以及“讀懂中國”“絲路百城傳”等當代中國主題叢書,并在海外長銷不衰。
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將落實全球文明倡議,不斷提高對外出版能力,用融通中外的語言、優秀的翻譯作品講好中國故事,以書為媒,以書為友,引導更多外國讀者讀懂中國,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溝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作者杜占元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外文局局長)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