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鄧琳:

全社會共建“老有所為”生態圈

2025年04月24日 10:34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這一群體普遍具備較高的知識儲備、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社會經驗,展現出較強的社會參與能力與意愿。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鄧琳在調研中發現,當前我國低齡活力老年人力資源呈現三個特征:即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專業技能儲備豐富、社會參與意愿強烈。在她看來,我國已具備進一步開發老年人力資源、促進積極老齡化的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重慶市目前有60歲以上老年注冊志愿者超98萬人,組建老年志愿服務隊伍8000余支,涌現出“藝潤萬家”“紅巖軍休”等一批“銀齡行動”志愿服務品牌。

“時下正值春夏之交,正是‘銀發族’綻放活力的黃金時節。”鄧琳告訴記者,2025年重慶市“銀齡行動”暨老年人才藝大賽近日在九龍坡區楊家坪步行街文化廣場開幕,“除了時尚感十足的才藝比拼,更搭建了一個讓老年朋友利用所學所長大顯身手的志愿服務新舞臺。”

在她看來,讓老年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煥發新的活力,需要觀念革新、制度創新、教育賦能三管齊下,真正打破年齡壁壘,全社會共建“老有所為”生態圈。

鄧琳提出,構建積極老齡化社會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系統性創新,建議國家盡快研究出臺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政策措施,并配套開展專項普法行動,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通過建設高層次老年人才智庫,引導其在政策咨詢、調查研究等領域貢獻智慧;重點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和代際融合社區創建,為老年人搭建多層次社會參與平臺。”鄧琳表示,要加快建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完善彈性就業政策支持,將老年人的經驗優勢轉化為社會發展動能,實現從“被動養老”向“主動享老”轉變。

此外,她呼吁為老年人創造終身學習機會,實現“老有所為”與“老有所學”的良性互動。一方面推動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開放共享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以多元化形式興辦特色老年教育機構,構建覆蓋城鄉、形式多樣的終身學習網絡;同時建立老年教育質量評估標準,確保教育資源供給的規范性和可持續性。

鄧琳還提出,要搭建參與渠道,重點發展基層老年協會、鄰里互助會等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精準化的社會參與機會。

“讓我們攜手構建‘銀齡資源’與時代需求精準對接的生態閉環,讓‘夕陽紅’真正成為激活基層治理的‘新動能’、傳承文明薪火的‘活教材’、促進代際和諧的‘黏合劑’。”在鄧琳看來,這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智慧,更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溫度與擔當。(記者 趙瑩瑩)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亚洲国人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