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推動經濟發展“綠色含量”持續提升
重慶市政協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關注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4月24日,聚焦深入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情況,重慶市政協舉行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
為幫助委員更好知情明政,今年2月以來,市政協人資環建委牽頭明確6個子課題,組織委員走進部分區縣的能源企業、化工園區、科研機構、孵化平臺、低碳社區調研,深入了解清潔能源替代、綠色技術研發應用、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政策支撐等情況,通過邊學習、邊調研,逐步深化對“雙碳”目標和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的認識。
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情況通報中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全市綠色低碳發展的空間格局初步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產業結構持續向優,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體系持續優化,綠色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逐步構建,綠色轉型支撐保障體系不斷夯實,綠色生活氛圍逐步增強。
委員們結合前期調研所見所思,就各自關心關注的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了互動交流。
圍繞綠色低碳生活,毛朝銀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節能環保意識,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兩新”政策宣傳、指導和督促落實,擴大群眾綠色消費選擇范圍,以更加積極的政策舉措引領生活方式綠色低碳化。
城市交通擁堵帶來負效的能源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黃承鋒委員呼吁,把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減少城市交通擁堵納入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以全域治理為基本視野,構建“規劃+管理”的長短期結合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楊知方委員建議,出臺“能碳雙控”產業標準,做優增量,聚焦新興產業和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招商引資,優化產業結構,政策引導存量提標增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讓精細分類與綠色低碳雙向奔赴!”江智委員就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構建區域、行業、部門間協同機制和責任機制,進一步壓實垃圾精細分離、處理各環節管理要求,有序形成產廢—利廢的閉環治理和管理合力。
緊扣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周雷委員建議,大力發展CCUS技術,推動化石能源減碳、零碳利用,多源路徑統籌提升全市能源安全保供能力,強化碳市場賦能CCUS商業運營,降低企業清潔用能負擔。
如何發揮金融支撐作用?陸勇委員建議“四維”發力:強化綠色信貸精準投放,支持產業迭代升級;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破解能源轉型瓶頸;完善綠色金融生態,激活市場機制活力;深化跨部門協同,構建數字化服務能力。
市政協副主席杜惠平表示,深入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統一、短期成本與長期收益相平衡、區域差異與整體協調相兼顧、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相貫通,進一步抓主體、提服務、建體系、聚共識,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加快開展基礎產業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碳普惠平臺,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協同共進。(記者 凌云)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