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要聞

發揮黨派優勢 助力教育強國

——民主黨派全國政協委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①

2025年04月25日 11:10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的“廣大民盟、民進成員和教育界人士要發揮自身優勢,更好支持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貢獻智慧和力量”,教育領域部分民主黨派全國政協委員表示,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記在心頭,落實在工作中,要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我國教育科技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本版陸續刊發他們的思考和建言。

——編者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馬珺

推進鑄魂育人工程 強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創新就是未來,人才就是未來。高校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同時是科技創新的重鎮。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教育強國建設進入了蓄勢突破、全面躍升的重要階段。

作為地方性應用型高校,我們要清醒認識當前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扎實推進鑄魂育人工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聚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各方面全過程,堅持“五育并舉”,協同育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以“大思政課”建設深化思想引領,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引導學生將個人的命運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強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區域經濟社會需求,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培養適應地方發展的急需人才。加快適應產業企業創新需求,構建學校和企業共同體,與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建設實踐基地,鍛造適應時代發展、行業需求的基礎人才。要發揮科教協同育人優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深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將科技前沿成果和行業企業技術引入課堂,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適應國內產業轉型與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求,加大國家急需前沿技術和新興業態方向的學科專業布局,加緊培育具有開闊國際視野、強大發展后勁的創新型人才。發揮“指揮棒”作用,深化教師考核評價改革,把教師教書育人的表現、培養地方所需人才的成效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貢獻作為學校內部管理、績效考核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推進創新型科研團隊建設,鼓勵教師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多學科交叉、多領域協同的科研團隊聯合攻關,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新形勢新征程,我們要堅守使命任務,推動教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山東省委會主委欒新

優化教育運行體系 緊跟科技發展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這為教育領域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要堅持守正創新、加強頂層設計,可以從優化教育運行體系、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推出具體措施。

一是優化教育運行體系。完善課程設置,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基礎教育階段注重加強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課程的融合,高等教育則要根據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增加前沿技術和跨學科課程,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實踐教學,打造校企聯合創新平臺,建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鏈條實踐教學體系,在中小學開展科技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競賽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高校和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增加實踐教學比重;促進教育銜接,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需要適配機制,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通互通,搭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大對學校實驗室、科研設備等硬件設施的投入,特別是在新興科技領域,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推廣在線教學平臺和虛擬實驗室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打破教育的時空限制;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增加對教育軟件、數據庫、電子圖書等軟件資源的采購和開發投入,鼓勵教育機構和企業合作開發智能化學習輔助系統、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等優質的教育軟件,建立開放共享的教育資源平臺;政府和社會設立教育科技專項基金,如設立西部科技振興專項基金等,用于支持教育領域的科技創新項目、人才培養計劃和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獎學金等方式,參與教育資源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機制,為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完善教師職稱評定和職業發展機制,吸引更多具有高學歷、高技能的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在科技相關專業,引進具有行業背景和科研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教師,為學生帶來前沿的行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建立常態化的教師培訓機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專業培訓課程和企業實踐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對在教育教學和科技創新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營造教師積極創新的良好氛圍。

四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拓展學生國際交流項目的規模和范圍,與國外知名高校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通過開展交換生、聯合培養、暑期學校等交流項目,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國文化交流能力;鼓勵教師與國外同行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和聯合教學等活動,建立國際合作科研團隊,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難題;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標準的制定和國際教育評估,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來華學習和交流,促進教育與科技、人才的國際化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天津市委會副主委于春水

發揮教育先導作用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作為一名農工黨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和醫學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認識到教育是科技創新的土壤和人才成長的搖籃。

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醫學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大力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培養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好醫生。

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建設高質量醫學教育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為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我將致力于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完善的學校管理體系,主動對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求、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重大變革、適應人口結構變化,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深化教學改革,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高質量醫學人才。

要發揮教育先導作用,強化醫學人才自主培養。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通過教育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的良性互動。通過醫教融合、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合,推動基礎醫學和醫學交叉學科取得突破,積極打造聯合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專業調整和課程改革,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通過推進教育數字化改革,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醫學教育資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要積極建言資政,促進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我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推動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我還將立足自身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發揮專業優勢,強化醫學教育對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為國家培養更多更高質量的醫學人才,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副主委施衛東

強化高校創新引擎 支撐科技自立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高度肯定廣大教育界人士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推動“五育”并舉、立德樹人邁出新步伐。同時對廣大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明確要求,要發揮自身優勢,更好支持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貢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高瞻遠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又凝聚力量、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育界政協委員、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要持續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高校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使高校智慧成為服務社會發展的創新引擎。必須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作用。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立足各自學科優勢,優化基礎學科建設布局,建立建強基礎研究創新平臺,強化“從0到1”的原創導向和“從1到10”的應用導向。探索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學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教育評價體系,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同時,加強校地融合發展,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形成“科技—工程—產業”的全鏈條、系統化的科研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曾稱贊張謇先生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民族企業家的楷模和民營企業家的先賢,作為一所由先校長張謇先生創辦的大學,我們要堅定扛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持續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舉”育人體系,深化“大思政”協同育人格局,將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以數智技術賦能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把南通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大學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利文化條件。

作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心懷“國之大者”,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干字當頭,干出精彩,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和履職本領,扎實做好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更好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實際行動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做惠民之事、擔發展之責,以高質量履職展現政協委員時代風采。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 思思久久国产精品丝袜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