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資訊
《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二季)《隴脈醫承》播出 探秘傳承千年的隴原中醫藥瑰寶
4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出,中國中醫科學院提供學術指導,魯南制藥啟達力?荊防顆粒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類季播節目《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二季)《隴脈醫承》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00檔首播,并于4月26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18:00檔重播。節目將帶領觀眾領略當地的中醫藥傳統技藝及前沿發展,在底蘊豐厚的醫脈傳承中,感受甘肅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針灸傳承,銀針串起千年醫脈
針灸,作為中國傳統醫學技藝,歷史悠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鼻祖皇甫謐,正是誕生于文化底蘊深厚的隴原大地,他撰寫的《針灸甲乙經》更是成為后世醫學典范。本期節目邀請的首位寶藏分享人、甘肅醫學院皇甫謐學院院長劉君奇,正是皇甫謐針灸的傳承人。節目中,劉君奇將從皇甫謐的針刺手法中探尋針灸技藝的精髓。研習皇甫謐《針灸甲乙經》36載,當寶藏分享人劉君奇面對火針秒刺挑戰,會表現出怎樣的驚人技藝,本期節目帶您一探究竟!
探秘“神仙粥”
傳承敦煌醫學中的中醫智慧
“神仙粥”里無神仙,古法食療代代傳。在甘肅的中醫藥文化中,醫食同源的理念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本期節目中,寶地體驗官興愷晨將走進敦煌夜市,探尋敦煌醫學的神奇之處,以及“神仙粥”中蘊藏的古代中醫養生智慧。
“神仙粥”是敦煌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敦煌遺書《呼吸靜功妙訣》后附的一劑食療方。而敦煌遺書中還藏有世界最早的食療學專著《食療本草》,其中記載了千百年前古人的花式養生法,時至今日,木瓜、胡桃、韭子等食材依然活躍在當代人的食譜當中。節目現場,以“藥食兩用”的牛羊肉為題,元氣少年團解鎖了牛羊肉入藥考驗,他們能否成功通過考驗?孫茜又為大家分享了哪些甘肅獨有的養生之道?
寶藏分享人、敦煌醫學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金田還將為觀眾現場講述敦煌壁畫背后的醫療故事,敦煌壁畫如何生動呈現古代醫療場景?一起鎖定本期節目,探尋敦煌壁畫之秘!
隴藥新篇:天然藥倉釋放無限可能
“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甘肅不僅有著封存于古老經卷當中的千年智慧寶藏,還因其生態類型豐富多樣,孕育出不少品質上乘的道地隴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隴藥就是岷縣的當歸。寶藏分享人、甘肅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晉玲現場為大家講解岷歸的分辨方法,現場嘉賓也以岷歸為例,說明了中藥里道地藥材對中醫療效的重要性。節目中,通過現場互動——“岷歸辨別挑戰”,觀眾也能夠看到岷歸與普通當歸的具體區別,元氣少年團能否成功從三種飲片中分辨出岷歸?本期節目即將揭曉!
為提升中藥材的品質,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甘肅在隴藥新品種研究方面不斷開拓創新。寶藏分享人、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杜弢帶來“松鳴一號”。“松鳴一號”的誕生,不僅能夠提高臨床療效,其高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10倍的告依春含量,讓藥性更強、藥理作用更明顯,還能在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中,提高隴藥的產量和質量,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