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解碼義烏文化基因 融合多元世界風情
浙江義烏市政協舉辦“六義傳薪”書香政協紅色讀詩會“With his exceptional skills,Zhu Danxi healed countless patients.”“元代義烏名醫朱丹溪,其仁心仁術恰是義烏‘六義’中‘仁義’精神的生動詮釋。”……在4月23日義烏市政協舉辦的讀詩會上,政協委員吳惠芳、龔璐璐、王趙慶和政協工作者喻然,分別用中文、英語、俄語、朝鮮語分享這部凝聚中醫智慧的典籍。義烏元代名醫朱丹溪的醫學理論和 “仁義” 精神,跨越語言界限,在世界語境中綻放光彩。
義烏是一座忠義、節義、仁義、孝義、俠義、信義“六義并舉”的城市,是一座有情有義的城市。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義烏市政協舉辦的 “六義傳薪” 書香政協紅色讀詩會,深度挖掘 “六義” 文化,以文化為橋連接古今,以政協力量賦能城市發展,讓千年文化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隨著《丹溪醫書集成》等書籍贈送到社區、企業及國際友人手中,這場始于會場的文化盛宴化作 “星星之火”,讓文化傳承從 “獨角戲” 變為 “大合唱”。
活動開場前,政協委員們走進 “義炳千秋” 義烏歷史文化研究成果展。在義烏市黨史辦副主任何曉東的講解下,大家透過珍貴的文物史料,深入了解義烏 “六義” 文化的深厚底蘊。從宋代抗金名將宗澤的忠勇事跡,到元代名醫朱丹溪的仁心仁術,文史專家的講述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歷史的大門,讓委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義烏發展背后的文化力量。
這一環節不僅豐富了政協委員們的文化知識儲備,更增強了委員們的履職本領。
下午3時,紅色讀詩會正式拉開帷幕。
在委員們的深情誦讀中,忠義、節義等精神具象成了可觸可感的符號,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中。隨后,本土詩人創作的《我的義烏》《在這里,聽見鄉村振興的交響》等作品,引發了在場所有人的強烈共鳴。詩歌中,義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 “六義” 精神的浸潤中交相輝映,展現出這座城市的蓬勃生機與活力。政協委員們用誦讀傳遞情感,凝聚起推動義烏發展的智慧力量。
從 “宗澤臨終連呼渡河” 的忠義典故到 “義新歐”中歐班列的現代奇跡,從 “顏烏葬父”的孝義傳說到 “敲糖幫‘出六進四’” 的信義商道……知識搶答環節,參與者移步至雞鳴閣二樓連廊,以 “六義” 典故、義烏發展成就串聯古今,國際友人、社區居民、企業代表與政協委員同場互動,讓 “六義” 精神突破圈層界限,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符號。
這一創新形式,不僅展示了義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多語種分享,彰顯了本土文化自信,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了政協在文化傳播方面的積極作為和開放視野。
“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我不但獲得了新的知識,也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回去后我會將義烏的‘六義’文化和家人朋友分享,讓大家更了解義烏。”來自尼泊爾的外國友人Parul如是說。(通訊員 余超 李爽爽 本報記者 鮑蔓華)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