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重慶墊江縣政協助力“花經濟”賦能產業振興
“老板,來8束鮮切花!”“走,一起去品嘗鮮花餅!”近日,在重慶市墊江縣曹回鎮徐白村“芍藥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園”里,漫山遍野的芍藥花隨風搖曳,美不勝收。游客們穿梭在花海間,或忙著拍照留影,或精心挑選鮮切花,或在農家小院品嘗地道美食。這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離不開墊江縣政協的持續助推。
墊江縣種植牡丹和芍藥的歷史已超千年,而曹回鎮是芍藥主產區。過去,村民靠售賣芍藥根入藥,每畝年收入約7000元。2014年起,本地培育的“芍源紅”在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屢獲金銀銅獎,聲名大噪,為芍藥產業帶來新機遇。但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芍藥種植規模小且分散,鮮切花銷售市場價格戰激烈,村民們并未從新商機里賺到更多。”縣政協委員、曹回鎮宣傳統戰委員朱中玲回憶道。
2021年起,曹回鎮圍繞做好“花文章”,先后爭取到5000余萬元資金,用于規劃建設萬畝墊江芍藥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園。
為推動芍藥產業進一步發展,朱中玲提交了《加大芍藥鮮切花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的提案,提出整治土地、推動科技繁育、拓展線上銷售等建議;譚亮、夏薇等多位委員也圍繞芍藥產業發展壯大呼吁建言。縣政協領導高度重視,領銜督辦相關提案,班子成員先后11次圍繞該主題開展深入調研。
在政協的持續推動下,相關部門從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到產品包裝著力,全方位為芍藥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不僅出臺了《墊江縣牡丹(芍藥)產業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還依托每年舉行的牡丹文化節,舉辦世界牡丹大會墊江分會牡丹(芍藥)產業發展論壇,吸引了山東、云南等地的種植大戶和鮮切花銷售商齊聚墊江,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如今,曹回鎮已華麗變身為芍藥產業發展示范鎮:50畝種苗培育區、100畝資源圃試種區、500畝示范觀光區和近萬畝采摘區有序分布,“芍源紅”品牌已經打響,每年吸引近10萬人次游客前來觀光。當地還與西南大學合作創建中國芍藥科技小院,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活力;引進山東、安徽等地7家龍頭企業,帶動2500余戶群眾種植芍藥,每年鮮切花產量達300多萬支,種植戶每畝地增收近萬元。
為持續擦亮墊江“山水牡丹”品牌,推動牡丹(芍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政協委員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為牡丹芍藥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芍藥鮮切花一定要以最快速度送到客戶手中。”汪朝生委員利用自家快遞公司提供上門收件服務,每天能為客戶寄出近萬支鮮切花;朱中玲委員帶頭并動員當地鎮村干部一起,走進田間地頭、繁華鬧市直播帶貨,在今年鮮切花上市首日,成交量便突破3萬支,成績斐然。
譚亮等委員提交了《做大做強墊江牡丹芍藥產業 增強墊江花海辨識度》的提案;龔秋瑤、商博等委員借助抖音、微信等平臺,大力推介墊江的“致富花”,讓墊江的花海美景、文創產品和牡丹馬拉松等文體賽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縣政協主席鄭小波表示,縣政協將持續圍繞做強“花經濟”獻智獻力,讓這一朵朵小小的“致富花”,為現代化新墊江建設不斷注入“花動力”,讓充滿芬芳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通訊員 吳云 本報記者 凌云 )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