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2025華夏公益春季辯論賽在京舉行
人民政協網電(記者 舒迪)4月26日,2025華夏公益春季辯論賽在北京舉行。圍繞“無障礙推廣,技術優先還是觀念優先?”這一辯題,正反方8位辯手展開了精彩辯論,觀點的碰撞與交鋒,引發了現場觀眾和網友們的思考和熱議。
此次活動由華夏時報社主辦,多特瑞提供公益支持,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提供學術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參賽的8位辯手中有4位是殘障人士。 最終,支持“觀念優先”的反方辯論隊取勝,正方一辯梁江波為“最佳辯手”,直接晉級2025華夏公益辯論賽年終總決賽。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呂世明先生在致辭中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實施,推動了全社會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關注、重視與參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夯實了基礎。無障礙推廣的“鼓”與“呼”意義重大,中國殘聯不遺余力地推廣并將之逐步上升到社會服務的高度,華夏時報社將無障礙推廣同辯論賽結合的嘗試值得紀念,能夠彰顯出無障礙事業的公益力量和文化價值。
華夏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馮慧君說,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無障礙事業全面推進,在法治建設、城市更新、智慧助殘等關鍵領域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作為一項融合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的系統工程,無障礙正在穩步助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華夏時報社嘗試通過此次辯論,持續進步和推廣無障礙的核心價值。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陳紅珊在致辭中表示,無障礙推廣是全社會的責任。從企業角度出發,推動無障礙的發展具有切身意義,能夠最直接觸達社會公眾,帶來直接效益。
“此次辯論賽話題的呈現,讓殘障人士與健全人共同參與,是打破刻板印象的一次實踐,一次思想的交匯。”華夏公益辯論賽總顧問,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學術主任,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唐昊說。
“從無障礙的走勢、趨勢來看,這次辯論賽給了殘障人士一次參與的機會,同臺競技,但是不因不便而占有優勢,這就是一種平等,是無障礙環境未來發展的方向。”呂世明點評道。
辯論賽后,梁江波、周富貴、段詩聞、黃梅花四位殘障人士分別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了各自經驗。他們共同期待通過此次辯論賽,讓更多人了解觀念和技術是如何改變障礙人士的工作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到無障礙推廣,讓所有人都能通過科技平等享受現代文明。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