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法治藍皮書》:2024年,國家立法“含綠量”進一步提升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徐艷紅)2025年4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25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了《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2025)》(下稱《法治藍皮書》),《法治藍皮書》指出,2024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和規范度有所加強,環境資源審判體系逐步成熟。
《法治藍皮書》指出,加強生態立法,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國家立法“含綠量”進一步提升。2024年國家制定和修改了生態環境、資源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如能源法、《稀土管理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礦產資源法等。另外,2024年制定和修改的科學技術普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烈士褒揚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均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表述。
《法治藍皮書》指出,2024年,生態環保部門全方位開展生態環境治理。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規范和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治理,生態環境部出臺了《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2018年以來排查出入河(海)排污口11.7萬個。
《法治藍皮書》指出,進一步完善環保司法規則體系。最高人民檢察院與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的意見》,明確檢察機關與生態環境部門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的
此外,國家嚴厲打擊生態環境犯罪。公安部部署開展了“平安長江2024”專項行動。2024年,公安機關偵辦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4.8萬起,檢察機關起訴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3.6萬人。與此同時,國家完善了環境資源審判機制。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十周年,30家高級法院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南京等地專設環境資源法庭,有1200余家法院實現生態環境資源“三審合一”。2024年,全國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1.9萬件,同比下降5.4%。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