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滾動資訊
從機電到全能:趙樂超的牡丹城投大廈進階路
在菏澤市牡丹區政務核心區的建設工地上,一座現代化城市地標正拔地而起。作為承載區域經濟發展使命的中建筑港牡丹城投大廈項目,不僅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稱,更凝聚著建設者們以匠心鑄精品的堅守。在這支隊伍中,項目負責人趙樂超以安裝工程為舞臺,用十年如一日的執著與創新,實現從機電安裝到全面管理的跨越。17年來,隨著項目管理需求的提升,他從最開始的機電安裝逐漸負責土建、安裝等綜合性工作。這一轉變不僅體現了他個人的成長,也為牡丹城投大廈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與時間賽跑的“機電指揮官”。在牡丹城投大廈項目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面臨著工期緊、任務重等多重挑戰,趙樂超憑借多年的機電安裝經驗和對土建施工的深入理解,帶領團隊優化施工方案,合理調配資源。他推動項目采用BIM技術和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實現了土建與安裝施工的高效協同。在他的統籌安排下,項目成功實現8天一層的主體結構施工節奏,為后續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
據了解,中建筑港牡丹城投大廈項目是菏澤第一個以裝配式為主的房建項目,疊合板安裝的快慢、質量對每層主體結構的工期、質量控制對現場工人都是一個考驗。他在施工前結合以往經驗,優化疊合板配置,分區分塊進行編碼,對工人統一技術交底,并親自在現場指揮,最終一次安裝合格,確保了項目施工效率。
安全生產上的“盾牌”。“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山”,他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多次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他還創新安全管理方式,在工地推行“安全積分制”,對遵守安全規范的員工給予獎勵,激發了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在他的嚴格管理下,項目實現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標。
鐵漢柔情的“團隊導師”。“超哥的背包里永遠裝著三樣東西:施工圖紙、維他命C和創可貼。”年輕技術員小王記憶猶新。在培養新生力量時,趙樂超獨創“三維成長法”:白天現場教學、夜間圖紙會審、周末技術比武。他培養出的12名技術骨干如今已獨當一面。
扎根一線,實干擔當。趙樂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腳踏實地。他用17年的專業積累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詮釋了什么是“工匠精神”,用實干擔當書寫了新時代建設者的風采。在他的帶領下,牡丹城投大廈項目穩步推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未來,這座現代化大廈將拔地而起,成為菏澤牡丹區最耀眼的明珠,而趙樂超和牡丹城投大廈項目部,也將繼續用汗水和智慧,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張龍)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