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福建省政協聚焦培育集市經濟——
為兩岸青年融合發展創造更多可能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
首批121個閩臺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千億元,新增一批臺灣青年到福建實習、就業、創業;舉辦兩岸青少年棒球邀請賽等重要涉臺活動近300場,閩臺青少年交流日趨熱絡……時至今日,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的火熱場景涌動八閩。
“特色集市作為思想碰撞和創意迸發的重要平臺,是凝聚兩岸青年、激發夢想、推動融合發展的有效載體。”今年初,為兩岸青年融合發展創造更多可能,福建省政協關于培育集市經濟,助力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的重點提案已辦復,其提案成果得到有效運用,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提供了參考。
當前,閩臺特色集市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閩臺文化特色元素、轉化對接機制及有效宣傳。因此,該重點提案提出,要加快完善頂層設計,出臺閩臺特色集市專項規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培育閩臺特色集市,并在場地供給、經費補助、市場扶持、人才吸引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閩臺特色集市蓬勃發展。鼓勵、吸引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攜手發展,創新營銷方式,提升閩臺特色集市知名度與吸引力。
歷經大半年時間,提案經由省委臺辦主辦,省文旅廳、住建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協辦。如今,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在福州、廈門、漳州等地推出了一批網紅文創街區,成為臺灣青年在閩展示、銷售及創業的重要平臺,并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展現優質文創產品的窗口和交流互鑒的平臺。
充分吸收提案建議,全省多地還將集市經濟融入鄉建鄉創工作中。據統計,自2021年以來,安排省級項目資金1.85億元,累計引入150多支臺灣建筑師和文創團隊、560多名臺灣專才,覆蓋全省515個村莊、93%以上的縣(市、區)。此外,全省更是發揮2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31家對臺交流基地和18家臺灣青年體驗式交流中心等交流平臺作用,為培育集市經濟助力兩岸青年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保障。
“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紐帶在‘情’。”省政協常委許聰海期待,全省持續拉緊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等紐帶,深化拓展兩岸青年民間交流機制渠道,不斷擴大兩岸青年共同的“朋友圈”“事業圈”,帶動更多臺灣青年以融合發展為共同愿景,常來常往更親近。
“大陸網絡視聽產業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這吸引了不少臺灣青年的目光。”艾珂竹委員希望,由政府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牽頭,建立專門的海峽兩岸青年網絡主播線上交流社區,讓更多臺灣青年進入大陸網絡視聽產業發展。
(本報記者 王惠兵)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