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委員說話
微笑鑄就醫者仁心
曾敏(左)在指導臨床醫學技能大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曾敏:海南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海南省委會副主委、海南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海南醫科大學副校長。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
“我希望能用微笑溫暖每一位患者,讓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減輕病痛,身心愉悅。”面對病人,曾敏總是用笑容和真誠撫慰著病人焦灼不安的心靈。
從海外學成回國后,曾敏先后任海南省人民醫院醫療保健中心主任、老年醫學學科帶頭人、科教處處長,海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海南醫療事業需要人才支撐,我聽從祖國號召到海南,就是想為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曾敏回國之初,曾收到國內多家醫院的邀請,但她還是堅定選擇了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島。
微笑處方
“曾醫生,怎么辦?”一名90多歲患有冠心病、肺部感染等多種疾病的老人因急性左心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經過搶救之后,病人病情仍不穩定。看著家屬期盼和焦慮的目光,曾敏耐心地安慰家屬:“我們會盡力而為,也希望你們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連續幾天,她在病房仔細觀察患者全身水潴留和感染控制情況。經過精心治療,患者身體狀況終于穩定。
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一位年過八旬的阿婆因頭痛、嘔吐、高血壓住進了老年醫學中心,由于沒有子女,陪伴阿婆的是她90多歲高齡的老伴。兩位老人聽力不好、行動不便,治療過程更加不易。曾敏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她經常在老人耳邊反復講解每個治療步驟的細節和用藥的注意事項,不怕累、不嫌煩,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阿婆的病情和情緒逐漸穩定。兩位老人感激地說:“雖然我們膝下無子,可你比孩子還要親啊!”
在微笑中,曾敏把對事業的赤誠和熱愛傳遞給患者。對于醫生這個職業,曾敏認為,除了過硬的業務水平,對病人無微不至的關心也十分重要。“作為一名醫生,需要高超醫療技術的同時,也要具備進行良好醫患溝通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讓病人更好地康復。”
多年來,她一直保持著對專業知識的不斷學習和追求。在海南心血管病、老年醫學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上,她積極推動海南省老年醫學質控中心成立,加快海南各縣市二級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提升臨床診療水平和醫療質量。
把脈健康海南
從走訪調研到總結分析,從建言獻策到推動應用……作為海南省政協委員,曾敏一直在為群眾的健康問題奔忙,她提案里的多個建議也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與采納,惠及全省民生醫療的多個方面。
2023年6月,圍繞醫療資源下沉課題,海南省政協組成調研組赴云南、浙江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兩地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的經驗和舉措。作為省政協委員,曾敏格外珍惜此次調研,一路上認真聽、仔細記、與當地醫務人員廣泛交流。回來后,她結合海南實際,在推動建設海南三級診療機構體系的調研報告中提出了建議。
海南醫科大學正在打造海南省生命醫學領軍人才集聚地、青年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地、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高層次醫學管理人才孵化地。轉崗海南醫科大學后,曾敏在省政協召開的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作了題為《以海南醫科大學學科發展推動海南生物醫藥領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大會發言,建議重視和支持海南醫科大學的發展,給予資金、人才引進和項目運行管理等方面政策支持。
“優化醫療康養相關機制體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快大健康全產業鏈條布局,補齊慢病預防和疾病康復的短板,推動養生、養老、養病‘三養’事業充分融合;充分發揮海南氣候地理優勢和自貿港醫療旅游先行區政策優勢;拓展慢病康復在數字療法中的應用場景,讓數字療法從‘政策高地’走向‘應用高地’。”2024年海南省兩會期間,曾敏在“委員通道”上的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采納。
作為省政協委員,曾敏始終將履職與專業緊密結合。針對海南老年醫學醫療服務供給不足、老年醫學醫療服務質量差異大等短板,在省政協八屆二次會議期間,曾敏提交《關于全面提升海南老年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從老年健康服務體系、老年醫學醫療服務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得到了省直相關部門的重視。
“科學制定宏觀規劃,雙向發力,解決健康服務業供需不平衡問題。補齊要素短板,夯實產業基礎,加快推動發展國際健康旅游。以數字療法為先導,加快健康產業數字化建設。結合優勢,著力發展特色康養產業。”在省政協八屆二次會議的聯席發言中,曾敏呼吁加快發展海南自貿港健康產業,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從臨床一線到履職現場,曾敏以微笑為橋梁,用專業和情懷書寫醫者仁心的動人篇章。談及未來,曾敏說,在積極投身本職工作開拓創新的同時,也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學習和調研活動,不斷提升參政議政能力,雙崗建功,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