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天一閣:以古籍保護創新實踐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2025年04月30日 11:20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日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王明凡、陳文洲赴浙江寧波開展專題調研,和天一閣館長鄭薇薇一起深入考察我國現存最古老私家藏書樓天一閣在古籍保護與文化傳承領域的創新實踐。考察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系統總結古籍保護經驗,剖析行業共性問題,為新時代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GetAttachment

委員們到寧波天一閣和鄭微微館長(右二)共同調研文化發展

技藝與數字雙輪驅動,千年典籍煥新生

在古籍修復中心,委員們見證了國家級非遺“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的活態傳承。依托500余種手工紙樣庫、數字化檔案系統及“師帶徒”模式,天一閣近四年累計修復古籍4萬余頁,其中5777頁為《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珍本。更令委員們關注的是,館方突破性構建“一個資源庫+三大功能模塊”的智能平臺,該平臺覆蓋古籍全生命周期。核心資源庫就像古籍的“數字保險箱”,統一存儲和管理所有掃描數據,同時串聯起采集、管理、應用三大智能模塊,形成從數字化采集到智能服務的全流程閉環管理。不僅提升了古籍數據的安全性與規范性,還通過自動化處理古籍修復、檢索,傳播效率倍增,真正實現“修得好、存得住、用得上”的古籍保護新模式,為傳統文化插上數字翅膀。其VR文旅平臺入選五部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2023虛擬現實先鋒案例”,讓古籍在虛擬場景中“動”起來。

從“指尖修復”到“云端共享”,天一閣證明傳統與現代可以共生共榮。委員們表示,這里既堅守“一生·一事”的工匠精神,又勇闖數字藍海,為破解古籍“藏用矛盾”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深挖行業痛點,把脈發展瓶頸

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古籍保護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規模也隨之不斷增長。據統計,2024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450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5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0%。這一數據充分證明古籍保護行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挑戰依然嚴峻。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古籍保護行業存在以下問題與挑戰:人才斷層、復合型人才短缺制約專業化發展;技術創新面臨研發投入高、市場轉化難的雙重壓力;行業標準與規范有待健全,數據共享機制的缺失,使得各機構在古籍保護中難以實現高效協作和資源整合;國際合作與交流尚待加強,平臺建設亦有提升空間。

四維建言,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結合調研情況,委員們提出系統性建議:一、強化行業引領,彰顯文化價值,增強文化自信。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古籍展覽、文化講座等活動,提升公眾對古籍文化的認知度和興趣,激發全社會的文化自信。二、優化政策環境,為文化傳承保駕護航,夯實文化自信基礎。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古籍保護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確保古籍保護工作有法可依、規范開展。同時,增加對古籍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為古籍保護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三、推定技術創新,提升傳播力度,彰顯文化自信活力。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實現古籍的數字化、智能化保護,讓古籍文化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公眾面前。同時,借助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拓寬古籍文化的傳播渠道和受眾范圍,使古籍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提升文化自信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四、深化跨界融合,拓展文化領域,激發文化自信動力。通過與旅游、教育、創意產業等領域的深度融合,開發兼具文化內涵與市場價值的創新產品與服務。

古籍保護這項“與時間賽跑”的事業,正通過政協委員的扎實履職,加速匯聚起守正創新的時代力量。(季婷)

編輯:薛海春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最新国内久久免费视频 |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