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熱點
新華視點丨酒店、民宿臨時毀約漲價,怎么管?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酒店、民宿臨時毀約漲價,怎么管?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蔣成、馬曉潔
近日,網友小丁在社交媒體舉報,兩個多月前,她通過“去哪兒”平臺預訂“五一”期間貴陽一家便捷酒店,前幾天卻被告知無法入住;目前該酒店已漲到500多元一晚,是原來價格的4倍。
記者從貴州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最新情況,事件發生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及時介入,問題已得到解決;平臺退還訂房費用,賠償小丁1109元,并為其提供5月1日至4日標準大床房的免費入住。小丁表示,對處理結果“比較滿意”。
“新華視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部分酒店毀約漲價事件時有發生。近日,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文要求,酒店、民宿經營者規范“五一”節日期間市場價格行為,不得擅自毀約提價,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酒店、民宿毀約漲價時有發生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一些酒店、民宿臨時提價的情況時有發生。
今年2月,有消費者投訴,前期通過某平臺以264元的價格在南京某賓館預訂了一間房。但當消費者去辦理入住手續時,賓館以春節客房價格上漲為由,臨時要求消費者加價200元。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該賓館立即整改,并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
今年3月,一名消費者以均價399元的價格,通過線上平臺向廣東珠海一家酒店預訂10間房。其后,該酒店以“五一”期間客房漲價為由,告知消費者房間均價需上調為558元。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該酒店立案調查。
4月26日,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4月16日通過某平臺預訂了深圳一家民宿5月1日大床房1間,“臨近入住時,民宿老板卻以平臺上錯價為由,拒絕本人入住。其實就是想將原本200多元的房間漲價到600多元。”
記者近期在小紅書平臺上搜索發現,關于“五一”酒店毀約投訴維權的帖子已超2000篇。不少網友反映,提前一兩個月訂好“五一”假期的酒店、民宿,最近突然被通知“上架失誤,必須取消”,有的甚至還被威脅“不取消的話,到店也沒房”。
國內一家大型在線旅行平臺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五一”假期旅行熱度或達近3年峰值,熱門地區酒店、民宿“一天一個價”。少數酒店、民宿經營者貪圖短期利益,采取毀約漲價的方式拒單。
針對這類爭議,該工作人員介紹,大的在線旅行平臺會推出保障政策,將協調升級房型或安排同級酒店并補差價;若發現商家違約,將對其進行降級、限流等處罰。
毀約漲價為何屢禁不止?
業內人士認為,假期旅游市場服務需求旺盛,受供需關系影響,酒店房價也會“水漲船高”。如果價格漲幅在合理范圍內且明碼標價,則屬于正常市場調節范疇。
“節假日漲價大家都能理解,但不應有欺詐、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山西一家酒店負責人說,有的酒店、民宿先通過低價吸引訂單,再找“裝修、停電、上錯房源”等各種借口毀約,最后以高價重新掛牌,讓消費者措手不及。
旅游業內人士認為,針對酒店、民宿毀約問題,目前雖有一定的平臺約束和部門監管,但對于經營者來說,威懾力仍不足。
“前期低價吸引訂單,相當于有了客流保障;后期如果客流爆滿,經營者再毀約提價,即便需要賠償,相對于漲價后的收入,經營者還是賺的。”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董高升說。
據了解,部分平臺對酒店的違約處罰是收取1.5倍違約金,以及限制流量。一些消費者認為,比起“五一”假期的三四倍漲幅,平臺違約金威懾力不足;而且,即便一家平臺限制流量,商家還可在其他平臺繼續接單攬客。
毀約行為在民宿中尤為多見。某在線旅行平臺工作人員說,民宿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具有房源分散化、經營主體多元化的特點。民宿業季節性分化嚴重,淡旺季明顯;一些經營者更換頻繁,不少是家庭經營,管理不規范,監管存在盲區。
董高升說,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毀約退單是經營者單方面不履行合同義務,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要求酒店以原來的訂房價格繼續履約;若由于酒店擅自毀約導致消費者以更高價格另行訂房的,消費者有權要求酒店退還已付款項,并支付因另行訂房產生的差價損失。
但面對酒店、民宿毀約,一些消費者認為與經營者理論、與平臺交涉太復雜。“投訴不見得有效果,走訴訟程序費時費力。不少消費者怕麻煩,就放棄了維權。”貴陽市消費者李先生說。
加強監管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近日,全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通知通告,要求住宿業經營者規范“五一”節日期間市場價格行為,誠信經營,明碼標價,嚴禁在電商平臺等渠道預訂房間訂單生效后單方面毀約或擅自提價,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業內人士建議,在節假日、暑假、大型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時期,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可提前對本地酒店、民宿進行提醒。當接到消費者關于酒店、民宿漲價毀約的投訴時,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應迅速介入,第一時間與商家溝通協調,要求商家遵守合同約定,并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董高升認為,如今平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平臺要制定更嚴格的商家毀約處罰規則;針對惡意毀約的商家,可增加違約金,限制其商品發布權限。同時,平臺還要重視用戶投訴、評論,對投訴多、差評多的商家,要主動提醒消費者慎重選擇。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相關平臺的日常監管。
誠信經營才能基業長青。飛豬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酒店、民宿經營者要誠實守信,不要“趁節打劫”;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留住更多的客人。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提醒,消費者節假日期間訂房應選擇正規平臺,下單前確認售后政策,保留訂單截圖;若遇毀約情況,可以立即聯系平臺維權。
趙占領表示,消費者如遇毀約,要敢于維權。如對酒店、平臺的處理結果不滿意,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舉報、投訴,必要時可以依法起訴。第三方平臺明知或者應知商家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則需與商家承擔連帶責任。(完)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