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時政
唱響新時代勞動者奮斗之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關愛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紀實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葉昊鳴、黃垚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
“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
2025年4月3日,首都北京春和景明、惠風和暢。
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
半個多世紀前,不滿16歲的
光陰荏苒,從黃土地上的村支書,到大黨大國領袖,
在福建寧德,扛著鋤頭,在田間地壟同群眾一起勞作;在浙江長興,身穿礦工服,頭戴礦工帽,在近千米深的礦井里,看望正在作業的礦工;在江西井岡山,拿起木槌,同當地村民一起打糍粑;在四川汶川,轉動磨盤,同群眾一起磨豆花……
尊崇勞動、禮贊創造,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荒灘上,兩座100兆瓦/200兆瓦時的新型儲能電站拔地而起,“光伏+生態治理”讓采煤沉陷區的“荒漠地”產出“綠財富”。
2016年7月,
奮斗,根植于中華兒女的基因中,是中華民族的鮮亮底色。
憶往昔崢嶸歲月,從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世矚目的成就,無不凝結著億萬人民“愛拼才會贏”的沖勁闖勁。
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姿態更加昂揚,拼搏奉獻的動力更加強勁。以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勞動創造”……
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將個人發展融入時代發展大潮中,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
情系工人階級、心系工運事業,推動開創新時代工會工作新局面——
“工會工作講起來有千條萬條,最根本的一條是把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2023年10月23日,中國工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
堅持黨對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堅持服從和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堅持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持以服務職工群眾為生命線,堅持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
“100年來,黨的工運事業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丹心如一,真情永恒,凝聚起廣大勞動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的強大力量——
2019年春節前夕,
總書記握住快遞員劉闊的手,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并祝他們春節快樂。聽說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總書記動情地說,“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
在湖南長沙,
在上海,
“關注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等群體,完善制度,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要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好卡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等的合法權益”……
深厚的情誼、殷切的關懷,化作奮進的動力。
放眼神州大地,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與黨同心、跟黨奮斗,踴躍投身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
“要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2024年9月,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新時代新征程,希望你們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功、提高本領,繼續為建設制造強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
縱觀百年奮斗歲月,在各個歷史時期,勞動模范始終是我國工人階級中閃光的群體:
革命戰爭年代,“邊區工人一面旗幟”趙占魁、“兵工事業開拓者”吳運鐸、“新勞動運動旗手”甄榮典等,以身作則,帶動群眾投身黨領導的人民解放事業;
新中國成立后,“高爐衛士”孟泰、“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等,響應黨的號召,帶動廣大群眾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改革開放時期,“藍領專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竇鐵成、“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等一大批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
2020年11月,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
在
2013年4月28日,
座談期間,
榜樣蘊藏無窮力量,精神激發奮斗意志。
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收到了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希望你們珍惜榮譽、努力學習,在各自崗位上繼續拼搏、再創佳績,用你們的干勁、闖勁、鉆勁鼓舞更多的人,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勞模班學員、天安門廣場的“保潔衛士”蔡鳳輝回憶起讀到回信時的情景,仍然很激動:“我要以更大的干勁、闖勁、鉆勁,傳承勞模精神,走好時代之路,為北京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近年來,中華全國總工會每年發布“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開展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選樹工作。2021年至2024年共表彰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集體1059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286名、全國工人先鋒號4331個。
今年,1670名全國勞動模范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
在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華燈璀璨、氣氛熱烈。
伴著鏗鏘雄壯的樂曲聲,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已逾古稀的“鋼鐵裁縫”艾愛國大步走上授勛臺,
2024年全國
從中國空間站遨游太空到國產大飛機一飛沖天,從中國高鐵叫響全球到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一系列大國重器、超級工程、科技成就,都離不開大國工匠的默默付出、孜孜以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
2022年4月27日,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開幕。
殷切囑托,化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精益求精、爭創一流、勇攀高峰的強大動能。
“依靠勞動創造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
從“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制造業第一大國;從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以奮斗為筆、汗水為墨,寫下不朽的勞動壯歌——
新中國成立之初開展的“愛國增產節約運動”,各級工會在三年里組織并采納全國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48.9萬余件,鞍鋼工人改進工藝省下萬噸鋼材,上海紡織廠創新流程緩解物資短缺……
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億萬產業工人團結一心、埋頭苦干、默默奉獻,較快扭轉了我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勢頭,成為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對關稅戰、貿易戰損害各國正當權益,破壞多邊貿易體制,沖擊世界經濟秩序,中國億萬產業工人不信邪、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彰顯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底氣和信心。
“我們這些年一步一個腳印,真正在添磚加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廈的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從這個角度看,緊緊依靠工人階級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2022年10月17日,
“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不靠誰的恩賜。有以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鍛造一支高素質勞動大軍。
2019年9月,
2025年1月,
國產化率有多高,技術還有哪些短板,產品市場前景怎么樣……總書記問得細致。
面對一位位勞動模范、青年技術骨干、一線職工代表,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黨和國家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9個方面、27條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
廣大產業工人把堅定信念、學習知識、鉆研技術、敢于擔當作為人生追求,在各自崗位上苦練本領、提升素質,為發展實體經濟、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充分展現聰明才智。
2020年5月,
這種超薄精密不銹帶鋼,厚度僅為0.02毫米,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高端電子、新能源等領域,在世界上屬于領先水平。由于可以輕易撕開,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總書記拿起一片“手撕鋼”仔細察看,用手指輕輕扭折了一下,不禁稱贊:“工藝確實好,就像錫紙一樣薄,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
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職工的“娘家人”。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快推動健全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加大表彰激勵力度。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6.69%;2018年以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中產業工人比例均超過40%。
“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
“要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竭誠服務職工群眾、促進職工全面發展”;
“要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不斷增強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
2023年7月,
看到大家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斗鑄就新輝煌。
新時代新征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以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