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廈門市政協:助力現代物流業轉型升級
4月7日,一批來自臺灣地區的跨境電商退貨包裹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通過查驗后得到放行,這是大陸首票對臺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此舉極大簡化了退貨流程,降低了退貨物流成本,這是廈門物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的物流通道暢達全球。現代物流產業是廈門四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廈門市政協委員圍繞“聚焦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議題積極建言獻策。
今年是廈門獲批大陸首個對臺海運快件試點11周年。多年來,廈門對臺海運快件物流憑借空運的時效、海運的價格形成獨特優勢,吸引大陸對臺海運攬貨商匯聚廈門,但其行業仍面臨發展不夠規范、集貨倉規模數量亟待拓展等問題。為此,在今年廈門市兩會期間,民進廈門市委會提交相關提案建議,自貿委、港口局等主管單位聯動,合理調整政策,優化海運快件物流攬貨扶持政策;把握物流新需求的機遇,探索海運快件退換貨、跨境電商“同柜混裝”,以進一步吸引貨源。
針對廈門港作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受國際運輸格局變化影響,航運物流業務面臨新挑戰等問題,今年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張慧瓊、陳能汪提出,應建設面向東南亞的海陸大通道,強化絲路海運、中歐班列(廈門)服務閩臺物流運輸能力;大力度支持廈門港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中心、前場物流園區等的建設,提升廈門港綜合服務保障能力;鼓勵航運企業在全球航運網絡沿線區域布局建設碼頭、物流基地、分撥集散中心等。
?自2018年廈門獲批成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以來,如何“疏通口岸物流環節、圍繞本地口岸拓展業務量、打造優質可持續的跨境電商生態圈”便成為海滄區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跨境電子商務海關進出口通關作業流程、郵件快件管理制度、物流配送等政策僵硬受限、規模偏小、倉儲設施不足等問題”,2023年區兩會期間,區政協委員湯漢華提交提案,建議以港口為龍頭發展多式聯運,將傳統外貿方式嫁接電商平臺,降低國際貿易物流成本;以扶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突破口,整合供應鏈資源,建立共享產品供應鏈平臺,夯實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基礎。
提案承辦單位海滄區工信局與廈門自貿委海滄園區管理局、區建交局等會辦單位對接溝通,將該提案辦理與工作融合推進。為此,2023年廈門自貿委制定了《跨境電商平臺提升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通過培育電商經營主體、持續完善物流通道、推動高質量發展生態圈等措施。
據統計,2024年廈門全市物流產業總收入約1800億元。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名單中,廈門多處出現,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也是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這些成績的背后均離不開政協委員的主動作為和積極履職。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