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貴州省政協:讓紅色資源煥發新的生命力吸引力
“這個地方很值得住下來好好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周慶富說的這個地方是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的土城古鎮,這是1935年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中一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紅色印記隨處可見。這個因水運而興的千年古鎮有著商埠文化底蘊,老街保留著“前店后宅”格局,有著難得的煙火氣。
近日,貴州省政協在這里召開了四渡赤水文史研究助推“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打造協商議政會。
今年3月,
今年是四渡赤水戰役勝利90周年,值此,省政協召開協商會,圍繞加強四渡赤水等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建言。此前,省政協
要在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度挖掘四渡赤水紅色資源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協商會上,受邀參會的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吳德剛以“弘揚遵義會議精神等紅色文化精神是永恒的時代課題”,闡釋了遵義會議精神具有強大動力的所在。
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一處副處長姚媛媛認為,貴州作為四渡赤水戰役的主要區域,做好四渡赤水研究和宣傳意義深遠。她建議,進一步厘清和界定四渡赤水戰役的基本內容、起止時間、主要過程等要素,制定權威統一的研究宣傳話語標準和規范表述,為四渡赤水紅色資源系統保護、整體呈現提供權威依據。
2024年11月貴州頒布施行《貴州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條例》,為四渡赤水紅色文物的保護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遵義市政協委員、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先郁建議,加強對渡口遺址、戰場舊址、紅軍駐地等瀕危文物的修繕保護,積極開發數字檔案,建立“數字孿生”模型。
四渡赤水紀念館黨組副書記母彥碧說,四渡赤水戰役涉及廣泛,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細節與民間記憶,建議廣泛搜集各地的地方志、文史資料
遵義市副市長曹鳴鳳介紹,紅軍長征在遵義的仁懷、習水、赤水留下了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三地已成為遵義市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四渡赤水沿線習水縣青杠坡戰役遺址—習水縣四渡赤水紀念館—赤水市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赤水紅軍烈士陵園,被納入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省政協
遵義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羅永賦說,挖掘地方特色文史資源,打造獨特文化品牌,對于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貴州作為四渡赤水主戰場,涉及遵義、畢節、貴陽、安順、黔南、黔西南等市(州),加強四渡赤水文史資源挖掘利用,有助于推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用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建議把握好“點和線、分和合、古和今、形和魂、人和物、紅和綠”六對關系,創新打造“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區”。
協商會上,省文旅廳、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文聯、省社科聯相關負責人對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的建議作了回應。
省政協主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