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掘金“銀發經濟”駛向新藍海
——浙江省政協召開專題民生協商會助力做大做強銀發經濟
今時的“銀發族”不同往日,因新一代老年人認知力、購買力、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迅速變化,銀發經濟也從傳統養老服務的“小切口”向全要素、全鏈條、全場景的“大產業”躍升。近日,浙江省政協圍繞“加快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召開民生協商會,助力做大做強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
發展銀發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今年1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實施意見》,提出了23項具體細化舉措。省政協組織相關黨派和界別委員圍繞銀發經濟主題開展調研,并運用數字政協“協商在線”開展主題議政,收集518次委員發言,留言建議1793條,形成了6篇調研報告、1篇社情民意信息。
“銀發經濟正迎來重大利好,銀發文旅也迎來了‘國家級戰略機遇’。”協商會上,省政協委員、舟山市政協主席王偉建議通過開展文旅資源系統普查工作,摸清已開發和可開發的銀發文旅資源;鼓勵經營主體開發“銀發列車”“旅居養老”等主題化模式,打造紅色記憶定制游、鄉村文化沉浸游、興趣社群個性游等產品。同時,研究建立銀發文旅服務和行業標準認證體系,通過推出“銀發友好景區”認證、設立“省級銀發文旅消費券”、舉辦長三角銀發文旅博覽會等系列舉措,以文旅融合激活銀發經濟新動能。
針對適老化產業發展仍面臨供需結構失衡、產品設計水平滯后、標準體系亟待健全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潘云峰建議,通過建立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培育銀發經濟專精特新企業,構建“康復輔具研發-智能制造-服務推廣”全產業鏈,制定老年用品質量分級認證標準等,推動老年用品產業躍升。
建設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園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今年以來,根據“一核多區”規劃布局,嘉興市正積極推進布局嘉善的智能輔具園區。對此,省政協委員、嘉興市政協主席陳利眾建議,統籌制定全省銀發經濟產業園圖譜,明確各園區主導產業定位;統籌協調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配置;出臺支持銀發經濟產業園發展的相關政策,設立全省銀發經濟發展專項基金;引導園區內企業成立產業聯盟、建立銀發經濟研究院、開設銀發經濟消費專區。
“60-69歲的低齡活力老人身體狀況普遍較好,且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曾玲艷委員認為,要加大低齡活力老人就業支持力度。她建議,開發“銀發云聘”數字化應用場景,通過數字賦能供需匹配,構建精準對接體系。試點“銀齡彈性工作制”,同時探索超齡勞動者單險種工傷保險。此外,開發“銀齡人才云腦”,歸集全省約12萬退休工程師、科研人員技術專長,精準匹配山區海島縣產業發展技術顧問需求,建立專項激勵機制,柔性引進銀齡專家,實現“康養+引才”雙贏。
協商會上,政協委員與省政府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商討進一步推動老年用品產業躍升、打造銀發經濟產業集聚高地、因地制宜發展旅居康養新業態等方面的良策。發展智慧養老機器人、遠程健康監測系統等智能化終端產品;建設銀發經濟產品生活館(體驗中心)、老年消費街區……委員們還建議,通過推動政策牽引、數字賦能、喘息式照護服務等行動補齊偏遠農(漁)村養老服務短板;持續深化醫養結合發展,推動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養老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全面提升老年健康服務水平。(記者 鮑蔓華 通訊員 王小俊)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