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江西贛州于都縣政協委員春耕一線展擔當
解鎖鄉村振興的“金色密碼”連日來,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春耕生產火熱實踐,通過疏通水利溝渠、創新農技服務、暢通金融血脈等務實舉措,助推春耕生產有序開展,夯實全年糧食豐收根基。
春耕備耕,疏渠先行。在于都縣沙心鄉農田旁,縣政協委員、沙心鄉黨委副書記凌志斌帶領志愿者開展溝渠清理行動。他們手持鐵鍬、鐮刀等工具,對溝渠內的雜草、淤泥等進行清理,確保農田“生命線”暢通無阻。
縣政協委員、梓山鎮農藝師肖偉東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組成春耕生產技術服務小組,深入各村組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他們穿梭在田間地頭,察看土壤墑情,為農戶現場講解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實用技術。
新陂鄉的千畝油菜花海不僅引來大量游客打卡,更藏著鄉村振興的“金色密碼”。縣政協委員、新陂鄉黨委副書記劉曉非介紹,該鄉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開展稻油輪作,全鄉油菜種植面積達到2133畝。同時,“農文旅”深度融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農資保供前線,縣政協委員、縣供銷聯社監事會主任楊曉東積極協調農資生產、銷售企業,加大春耕物資儲備和供應力度,確保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以金融“活水”澆灌田間地頭,縣政協委員、江西于都農商銀行董事長楊日明介紹,該行針對農戶春耕備耕期間的融資需求,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申貸流程,提高金融服務質效,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計發放涉農貸款超12.3億元,惠及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4300戶。
政策宣講現場,縣政協委員、縣農業農村局科教市場信息股股長張蓉艷結合實際,為農民群眾耐心講解耕地補貼、農機購置優惠、良種推廣補貼等政策,讓政策“聽得懂、用得上”。
“政協將進一步加強對委員們的組織引導,凝聚各方力量,助推春耕生產,為推動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縣政協主席賴曉強說。(周剛 鄧靜靜 本報記者 王磊)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