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一場“雙向奔赴”的政企對話
江蘇如皋政協以“圓桌協商”助解民企之困“企業突圍需要政策‘及時雨’,更需要政企‘同頻共振’。”在近日舉行的江蘇省如皋市首期“政企圓桌協商會”現場,威格(江蘇)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宗鑫的發言引起共鳴。2024年,這家企業產值突破11.5億元,但因外部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在轉型升級路上屢受制約。一場直擊痛點的圓桌對話,讓人透過鮮亮發展成績的背后,看到了民營企業的堅韌與不易,也進一步加快推動著如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升級。
“論營商環境,如皋是江蘇‘優等生’,但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我們期待‘政府給的’與‘企業缺的’更加無縫匹配。”宗鑫直言不諱。
現場交流坦誠相見。當宗鑫提出“開發AI惠企政策匹配系統”時,市發改委現場回應:“打破數據壁壘,我們正在加速實施‘組合拳’。”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坦言:“數據孤島問題還存在,在如何打通堵點,擴大數據共享面、覆蓋面,為企業提供更多數據服務工具,我們還需探新路、謀實招。”
據了解,首期政協“政企圓桌協商會”共邀請24名企業家委員代表和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政策落地及獲得感、如何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對地方政策有哪些意見建議等進行現場交流。如皋發改委、商務局、科技局等部門解讀了2025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意見和涉企人才政策等。企業家們談感受、講問題、提建議,直奔主題,不繞彎子。相關職能部門誠意滿滿,直面問題,現場解答。
“我們不搞‘錦上添花’,只求化解‘燃眉之急’。”如皋市政協主席顧留忠表示,面對當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如何變“企業發展痛點”為“政策優化支點”,近年來,如皋政協搭建常態化政企交流平臺,年內將舉辦五期“政企圓桌協商會”,每期聚焦一個行業或領域“解剖麻雀”。
與此同時,如皋政協還充分發揮協商監督優勢,持續開展“服務企業四季行”,深入一線,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全力構建完善企業訴求多方收集、梳理匯總、分類交辦、限時辦結、跟蹤問效、反饋評價的“全流程”監督模式。今年以來,共走訪重點企業102家,收集意見建議45條,涉及企業用地、融資、政策服務、人才用工等方面。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皋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始終舉全市之力推動化“繁”為“簡”,變“攬”為“放”,持續增優、減負、賦能,加速營商環境迭代升級,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
“從‘政府端菜’到‘企業點單’,從‘被動救急’到‘主動破冰’,只有始終刀刃向內,雙向奔赴,把企業的‘問題清單’轉化為政府的‘履職清單’,才能真正與企業家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皋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鳴昊說,“政企圓桌協商會”就像非遺剪紙:政協來搭臺,打造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政府做剪刀,精準裁切制約企業發展的藩籬;企業當紅紙,主動適應市場刻畫屬于自己的發展藍圖。唯有如此,才能鏤刻出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清明上河圖”。(通訊員 叢明昌 劉霞 記者 江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