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當古法刺繡邂逅現代孝道:“孝心工程”于陜西西安開展穿越百年的孝道實踐課
5月9日,由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主辦,京都念慈菴總廠有限公司協辦的“感恩母親‘繡’出愛——‘孝心工程’孝心沙龍”活動在陜西西安開展,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與夏季養生知識的學習,引導子女們踐行新24孝,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注入人文溫度。
活動中,古典刺繡和口金包工藝品制作老師韓丹丹指導來自西安市不同行業的職工母女(婆媳)和京都念慈菴志愿者母女們共同穿針引線,將寓意吉祥的紋樣繡于錦布之上,制作手工包。古典刺繡的雅致與孝心陪伴的溫情交織,勾勒出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暖心畫卷?,F場還特別準備了“孝心卡片”,和康乃馨,不少女兒將“愿時光慢些走”的心愿落筆成文,連同成品刺繡工藝品、康乃馨和祝福一起贈予母親,千年孝道文化在這一刻的儀式感中完成現代轉譯。
母女們共同制作口金包,女兒們寫孝心卡片,將康乃馨送給母親。
西安市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主任醫師付大海帶來的“夏季養生小妙招”使現場母女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記錄要點。隨后,伴隨著輕柔音樂,女兒們挽起母親的手臂,共同起身跳“孝心養肺操”“抬手、展臂、深呼吸……”52歲的李阿姨笑稱:“和女兒一起跳操比收到紅包還開心!”
運動后,京都念慈菴的志愿者們及時為參與活動的母女送上潤肺枇杷飲,這份貼心的關懷使活動更添溫度。
京都念慈菴志愿者為母親們送上潤肺枇杷飲。
活動中還為母親們送上了《銀齡生活與健康指南手冊》,從身心雙重維度關愛老年人福祉。據悉,“孝心工程”系列活動已持續開展14年,受益家庭近8000萬人次。其中,“孝心沙龍”以多樣形式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使孝心滋養每個家庭,更為老齡化社會書寫出“老有頤養,幼有善承”的文明注腳。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