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要聞
為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集智聚力
——全國政協召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題協商會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為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集智聚力——全國政協召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題協商會
新華社記者丁小溪
“‘聚是一團火’,通過人才和技術的集聚,攻克關鍵核心難題,形成核心技術底座;‘散是滿天星’,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發散作用,將先進技術如同‘蒲公英種子’播撒至千行百業,形成新的技術增長點和產業爆發點。”
在全國政協13日召開的“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專題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以鮮活的比喻,生動闡釋如何進一步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聚散協同效能。
科技創新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變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從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到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構筑人才競爭優勢,專題協商會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聚焦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入協商、務實建言,為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建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深刻剖析基礎研究的重要意義,認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和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他建議,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挖掘既能引領科技前沿又緊盯國家重大需求的“真科學問題”,將科技資源更多投向一線科研人員,引領科教界“真解決問題”。
“我國信息通信業已實現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重大跨越,發展6G對鞏固提升產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要著力推進6G技術融合創新、6G應用成熟拓展和6G生態全球共建,筑強新質生產力堅實基座。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銀行原董事長林罡建議,加快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聯合政府、高校、創投機構等主體,搭建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攻關對接、人才引進培育、市場渠道拓展等綜合服務,更好以科技金融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樹立中國汽車科技、環保新形象。”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要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抓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開展新能源汽車品質提升行動,不斷健全“研產供銷服”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動新能源汽車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中國金名片”。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建議發揮高校學科優勢,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撐。“要主動把握科技和產業發展新趨勢,通過持續凝練學科方向,加快前沿領域布局,促進傳統學科內涵進化升級和學科間交叉融合,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蓄勢賦能,提供源頭支撐。”
據了解,為籌備好此次專題協商會,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成立專題調研組,走訪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產業園區以及工廠企業等,與政府有關部門、科研人員、企業代表等深入座談交流,全方位了解各地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意見建議。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