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讓“問題清單”變為“幸福賬單”

——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全力化解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紀實

2025年05月15日 13:55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5月15日電(記者 高志民)“有恒產者有恒心”,一本薄薄的不動產權證書,承載著千家萬戶的“安居夢”,守護著群眾沉甸甸的財產權益,更是老百姓心中最踏實的“定心丸”。然而,在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業務鏈條的漫長運轉中,歷史上部分項目因審批、建設、竣工等前端環節不規范、不銜接,導致房屋登記要件缺失,讓無數家庭陷入“有房無證”的困境。落戶受阻、入學無門、融資困難……這些難題如同巨石,壓在群眾心頭,成為亟待解決的“急難愁盼”。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胡善順在5月15日召開的座談會上,揭開了一場溫暖人心的攻堅行動的序幕,一場旨在將群眾“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的行動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展開,成效斐然。

為啃下歷史遺留問題這塊“硬骨頭”,自然資源部門借力重大專項,持續發力。從2017年不動產登記“中梗阻”問題排查整改,到2018年窗口作風專項整治,再到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始終被列為重要任務。2021年,自然資源部將其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一場全國集中攻正式打響。各地迅速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秉持“缺什么補什么、誰審批誰負責”原則,細化任務、明確時限、落實責任,凝聚起強大合力,推動問題化解工作穩步前行。

面對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簡單套用現行政策難以奏效。自然資源部門秉持歷史態度,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因地制宜制定針對性舉措。2021年,自然資源部出臺相關政策文件,針對用地手續不完善、開發主體滅失、房地信息不一致等問題分類施策,打通化解路徑。全國各級自然資源部門紛紛響應,出臺配套政策文件。各地工作人員以“繡花功夫”全面摸排,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到戶臺賬,實行責任到人、掛號銷賬。同時,通過按月調度、實地調研、經驗推廣、視頻培訓等方式,全力攻克難題,為群眾辦證掃清障礙。

在化解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資源部門不忘創新服務模式,提升便民利企效能。秉持“人民群眾需求在哪里,登記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加快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提升信息查詢便利度;創新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登記服務,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各環節閉合監管;推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路”;拓展預告登記覆蓋面,從源頭上防范交易風險。一系列創新舉措,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在各地黨委政府的強力領導與多部門的通力協作下,這場攻堅戰收獲了豐碩成果。不動產統一登記實施以來,全國累計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房屋2000多萬套,尤其是2024年以來,340多萬套跨部門“硬骨頭”問題得到化解,工作駛入“快車道”。這一成果惠及5000多萬群眾,群眾的重大財產權得到保護,曾經的“急難愁盼”如今化作一張張不動產權證書,成為群眾手中的“幸福賬單”。

化解歷史遺留問題,不僅溫暖了民心,更有力助推了經濟發展。原本無法交易的房屋進入市場,順暢進行交易和抵押融資,釋放內需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全國近2100個區縣辦理“帶押過戶”業務50.7萬筆,涉及賣方抵押金額6400多億元,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為金融業防范風險提供保障。同時“交房即交證”改革從試點走向推廣,全國2200多個縣市的9萬多個項目、800多萬套房屋實現“交房即交證”,1800多萬群眾在拿到新房鑰匙的同時領到證書,滿意度大幅提升,也有效防范了新問題的產生。

這場攻堅戰,也錘煉了不動產登記隊伍的作風。面對復雜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登記人員迎難而上,將群眾的“難事”當作自己的心事。各地打造“黨建+不動產登記”品牌,深入小區實地調研、現場服務;采取“預約辦”“網上辦”“加班辦”等方式,讓化解工作既有速度更有溫度,贏得群眾衷心擁護。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繼續主動擔當,強化政策供給,指導地方用好政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推進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為群眾排憂解難。這場將“問題清單”變為“幸福賬單”的生動實踐,彰顯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化,必將有更多群眾享受到不動產登記改革帶來的紅利,讓幸福在更多家庭落地生根。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9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