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四爺爺的家信
我的四爺爺是香港資深報人、《大公報》前總經理尹任先先生。在近半個世紀里,他回淮安家鄉8次,每次都落腳我家。其余都是通過書信聯系,家書多達200余封。
他在2005年臨近春節時寫回的家信中說:“兩岸今年有包機開放,方便臺商在內地工作,春節可搭乘包機自京滬穗中轉香港返臺度春節,對他們方便不小,希望促進雙方合作,完成統一大業?!?/p>
他對親屬和晚輩嚴格要求,鼓勵上進。我公爹尹文杰從事商業工作,他經常在信中提要求“學會經營和管理,要穩步向前,切勿好高騖遠,特別是搞企業,更要穩重”。當聽到公爹當選為江蘇省淮陰市第二屆人大代表的消息后,于1988年除夕來信說:“你能夠擔任市人大代表,是因為你工作有了成績,獲得人民信任所致,望繼續努力,作出更好成績?!痹谒膰澜滔拢枢l淮陰的親屬,這些年來,沒有人向地方政府提出過什么要求,他們都秉承簡樸家風,低調做事、穩重做人。他對晚輩寄予厚望,2004年10月29日來信中非常謙遜地說:“……經抗日戰爭和新中國的教誨,獲得寸進,然資質太差,愧乏貢獻,引以為憾,期望我家后起者能發揮才智,多作貢獻!”在我的兒子出生時,他還給這位重孫寄來育嬰費,并要求好好培養。
2012年10月四爺爺在香港溘然長逝,香港《大公報》給予極高評價:稱其在大公報服務逾半個世紀,一生愛國愛港,勤奮工作,為新聞事業鞠躬盡瘁。認為其為人謙厚,光明磊落,樂于助人,扶掖后進,深受同人敬重。
每次整理四爺爺的家書,捧起的是他一份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每次拜閱四爺爺的家書,我的心靈都會受到滌蕩。
(本文作者系江蘇省淮安市政協辦公室副主任、民進淮安市委會副主委)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