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穩就業
“打開就業的更多可能性”
——百度將加大力度培養更多AI人才
人工智能、新一代電子信息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近年來,一批新興專業強勢崛起,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和畢業生規模也逐年擴大。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記者發現,在教育部日前更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中,增列了29種新專業納入2025年高考招生。其中,人工智能相關領域成為最大亮點——新設專業如“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等,覆蓋教育、工程、藝術等多個領域,釋放出未來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
對于目前越來越多求職者的求職方向轉向人工智能的情況,面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拓展崗位,在推動產業發展中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也成為當前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共同選擇。日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Create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未來5年,百度將加大力度,培養1000萬AI人才。
“我們希望吸納培養兩種人才群體,一種是AI技術型人才,一種是AI應用型人才。”百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百度將基于百度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與高校合作,攜手專業領域,賦能500萬AI技術型人才,推動技術向產業轉化。同時,基于百度智能云能力,結合職業技能評價,賦能產業工人、數字職業從業者、新就業群體等500萬應用型人才。
2026屆校園招聘啟動在即,據了解,百度今年將啟動管理培訓生計劃、AIDU計劃,面向AI領域招募頂尖校園人才,致力于培養AI時代核心業務的未來領軍者、AI技術領軍人物。“當前已有數十名優秀管培生深度參與百度核心業務與AI創新發展,還有上百名技術博士深度參與機器人、自動駕駛、深度學習、大模型等領域的創新研究,推動技術突破與應用落地。”該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百度聯合多地工會推出的“勞動者第二技能學習平臺”也取得一定成效。平臺主要面向產業工人、數字職業從業者、新就業群體提供職業認證公益課程、企業用工技能公開課和AI科普課程,已在武漢、山西、南京、深圳、北京等多個省市開放。該平臺與職業技能評價單位合作,并與工會合作舉辦AI相關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最終提升產業工人數智化水平,推動產業升級,提高就業質量。
不久前,國務院召開視頻會議,高位部署推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針對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新高、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等新情況新特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也印發了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
當前正值暑期前夕,打開社交軟件經常能刷到在校生分享“度廠實習”經驗帖,好奇和求助的評論都不少。記者了解后得知,原來在今年3月,百度已面向在校學生開放超3000個暑期實習崗位,87%與AI相關,覆蓋大模型、機器學習、無人駕駛等領域。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百度首次推出三大實習專項計劃(“AI創之旅”暑期夏令營、“文心·新星計劃”、“星海計劃”),工作中開放真實的大客戶AI場景,提供充足的算力資源,邀請實習生參與到核心產品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同步獲得實戰經驗和職業發展支持。
“人工智能方向的求職人數明顯在增長,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渠道,讓更多年輕人平等地參與到技術創新中,并且創造屬于自己的成果,打開就業的更多可能性。”該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張佳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