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工業低碳技術展望》報告發布

2025年05月29日 14:29  |  作者:王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王碩)2025年5月28日,《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工業低碳技術展望》報告發布會在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舉行。該報告由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發起、能源基金會支持、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牽頭完成。10余家單位20余名專家出席發布會,結合報告主要內容共同探討了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工業低碳技術發展的關鍵問題與未來路徑。

1

報告總召集人、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研究員介紹了《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工業低碳技術展望》報告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結論。報告系統梳理了中國工業部門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技術路徑,構建了覆蓋主要行業和減排環節的技術圖譜。報告對未來技術演進路徑進行了展望,指出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國2060年工業碳排放有望降至4.5億噸,較2025年下降約95%。報告還指出,原料替代與廢物回收、電氣化與清潔電力替代、氫能替代、CCUS四類共性技術,合計貢獻工業技術減排潛力的近80%。技術演進路徑方面,2025年—2035年是我國工業部門低碳流程技術大規模應用期,能效提升技術、原料替代與廢物回收技術將推動工業碳排放顯著下降。2035年—2050年是工藝顛覆性技術爆發應用期,電氣化與清潔電力替代技術加速發展,用氫(綠氫)成本的下降及技術成熟度提升促進氫能替代技術規模應用。2050年—2060年進入碳移除托底技術深度應用期,CCUS技術成熟應用為工業碳中和托底,預計其減排貢獻占比到2060年達到24%。

結合研究結果,報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包括通過規劃部署工業碳中和關鍵技術一攬子重大工程,持續強化碳市場對工業碳中和技術的激勵作用,通過科技專項加快碳中和共性技術的研發突破與示范推廣,構建有利于碳中和技術發展的財稅政策支持體系,加快部署產業化路徑清晰、減排潛力大的共性技術,推動中國工業部門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的綠色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名譽院長王金南,以及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發布會上致辭。致辭專家指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實現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國家戰略,其中工業部門在深度低碳轉型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關鍵作用。在我國工業低碳轉型中,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是驅動各工業行業轉型的核心力量。在此背景下,亟須聚焦我國工業碳中和的戰略需求,系統部署前沿低碳技術,明確關鍵技術路徑,構建綜合解決方案體系,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活動還設立了圓桌討論環節。賀克斌、王金南以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原總工程師劉炳江,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劉楊,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原國家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白榮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處長張賢,能源基金會戰略規劃主任傅莎,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何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與裝備部主任、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李永亮,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吳立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建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吳亞盼等參與討論。清華大學地學系副主任張強主持本環節。

該報告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牽頭組織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24單位的40余位專家共同完成。在報告編制過程中,圍繞“面向碳中和的工業技術”主題,組織開展了系列技術論壇與學術沙龍,搭建了工業碳中和技術的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報告編制組實地調研了鋼鐵、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領域的70余家企業,深入了解企業在低碳轉型中的實踐經驗與技術需求;報告還咨詢了20余位資深專家的寶貴意見,最大程度凝聚了產業、科研界的共識。

編輯:馬嘉悅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日本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正在播放女人与久久品99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