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盟
“職”面未來 “就”在青島
——民盟青島市委會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對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對此,民盟青島市委會再次組織整合民盟內外資源,通過建言獻策、組織調研和“青盟護航”社會服務活動,當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引路人”,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搭建橋梁、拓展渠道,積極助力駐青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在青島城市學院2025屆畢業生招聘會上,一條“民盟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專區”的橫幅引人注目,不少大學生正與招聘企業面對面交流。
組織招聘會的民盟青島市市南區第四聯合總支主委閻軍表示,為更好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紓解企業“用工難”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自2023年以來,在民盟青島市委會的指導下,民盟第四聯合總支在青島城市學院掛牌建立“民盟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每年組織招聘會,助力打通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最后一公里”。3年來,為當年就業的大學生提供了500余個就業崗位。
圍繞“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主題,日前,民盟青島市委會調研組走進市南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開展調研。
調研中,課題組成員結合青島民盟持續多年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社會服務活動,展開了熱烈討論。
“應屆畢業生普遍存在‘技能滯后’現象,究其原因,是有些高校課程設置偏理論,與企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差距。”民盟盟員、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孫法柏建議,深化校企交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青島市“10﹢1”重點產業領域骨干企業等加強合作,推廣產教融合、冠名班等“點對點”聯合培養模式;開展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加強實驗、實訓、實習環節。
“近兩年,青島市省屬高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率40%左右,這與武漢、成都等城市相比偏低。”民盟盟員、青島科技大學中德工程學院院長王芳建議將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5所駐青省屬高校納入“準雙一流”政策覆蓋范圍,使畢業生在就業招考時與“雙一流”高校畢業生擁有同等的待遇;對駐青省屬高校中與青島市24條重點產業鏈匹配度超80%的專業,經職能部門聯合認證后,畢業生留青可直接享受上浮50%的人才補貼。
目前,青島民盟依托“青盟護航”社會服務品牌,聚焦就業創業問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已牽頭組織民盟市南區第四聯合總支、民盟市北區第一聯合總支等基層組織和相關盟員企業、學校,參與到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活動中來。
民盟青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叢錦松表示,關注教育、建言教育、服務教育是民盟履職盡責的重任。青島民盟將積極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發展的實踐,從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兩方面協同發力促就業,助力將青島打造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沃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島民盟的力量。
(本報記者 陳小艷 通訊員 張棟)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