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全國政協辦公廳2025年第二季度理論研討會綜述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不變的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
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要論述,5月29日,全國政協辦公廳召開2025年第二季度理論研討會,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主題交流學習體會和理論研究成果。
與會全國政協委員和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專家學者一致表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要深刻認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準確把握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化使命擔當,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
■ 堅持政治站位,深刻領悟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政治立場。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民生為大”是人民至上的生動體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
重慶市政協主席程麗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記憶猶新,她在發言中說,“‘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百年奮斗始終堅守的初心使命。”
程麗華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邏輯前提和價值取向,集中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和本質特征,充分展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力回答了我國發展階段變化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時代之問、人民之問。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要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與時俱進完善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主席廉毅敏表示,促進共同富裕是一個美好目標,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以等不得的使命擔當和急不得的歷史耐心,錨定共同富裕目標,持續奮斗、久久為功。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在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副會長曾秀瓊看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樹立正確發展觀、現代化觀的前提。
“要以問題導向抓住時代本質,在‘發展為了人民’上,著重研究如何做大做好民生‘蛋糕’;在‘發展依靠人民’上,著重研究如何更好凝聚團結奮斗的力量;在‘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上,著重研究如何推動共同富裕。”曾秀瓊表示。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鮮明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邊巴拉姆在發言中,講述了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西藏各族群眾從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中,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溫暖,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堅定了緊跟總書記、建設新西藏、奔向現代化的決心和信心。”
……
有理有據、層層深入,相互啟發、不斷深化。
從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到步履鏗鏘的現代化建設,與會同志一致認為,黨成立以來的奮斗征程中,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黨的一切奮斗、黨的全部創造、黨的全部事業,其出發點和根本目的都是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要更加深入學習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 堅持學深悟透,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貫穿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著眼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陳寶生認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要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著眼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安國之策。”從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角度,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王少峰表示,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擴大高質量充分就業容量,提高經濟發展的就業帶動力,同時補齊短板,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健全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決定了人口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命題。“我們要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識、適應、引領人口新常態,將人口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不斷推進民生保障制度改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人口支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表示。
“老有所養”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針對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全國政協常委、民政部原副部長唐承沛提出,養老服務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億萬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深刻把握人民群眾養老服務需求變化,大力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服務,充分發揮專業照護服務功能,積極擴大可感可及的服務供給。
著眼于發展與安全——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需要切實防范各種風險挑戰,確保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安全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要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安全發展要求,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安全水平,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更加安全發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伍愛群表示。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生態惠民上解決突出生態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獲得感,在生態利民上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生態為民上強化制度政策保障,不斷健全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潘碧靈說。
“必須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總鑰匙’。”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張來明看來,必須運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所蘊含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來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功力,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新進展。
鄧純東、張志勇、舒勇、何霜梅、廖鴻兵以及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課題組通過書面發言提出,要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人民滿意的教育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發展人工智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規律,確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可控;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基層治理,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加快建設青年友好型社會,積極為青年發展提供關愛、創造條件。
■ 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組織和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人民政協的本質要求。只有牢牢站穩人民立場,扛起職責使命,主動擔當作為,才能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職能作用,奮力書寫新時代履職為民的“政協答卷”。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為人民政協的制度設計提供了支撐。”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從“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文化內涵、制度邏輯、實踐路徑等方面闡釋了要自覺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樹牢“為民”宗旨理念,完善“為民”機制平臺,強化“為民”責任擔當。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是人民政協做好“四個凝聚”工作的時代要求。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滕佳材在書面發言中表示,“要深刻把握人民政協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路徑,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機制,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
“要把握職責定位,努力做履職為民的忠實踐行者;要深入聯系群眾,努力做社情民意的積極反映者;要堅持凝心聚力,努力做矛盾糾紛的有力化解者;要積極建言獻策,努力做民生福祉的大力促進者;要強化民主監督,努力做群眾利益的堅定維護者。”江西省政協課題組在書面發言中從履職為民的實踐出發,提出了全力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思考。
“圍繞關于民生領域重點改革任務落實,深入調查研究,深度協商議政,以高水平協商建言助推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民生領域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和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實事求是、及時高效反映社情民意,為黨和政府了解民意、體察民情、集中民智、紓解民困提供參考。”
“及時了解界別群眾思想動態,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創新方式方法,做實做亮委員履職‘服務為民’工作,讓人民真切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
……
李文章、于天敏、王京文以及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信息局課題組等也在書面發言中提出,充分發揮信訪工作反映社情民意“晴雨表”作用,切實做好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工作;要健全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措施,拓展渠道途徑、建強平臺機制、突出界別特色優勢、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不斷提高開展協商、建言資政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
研討深入透徹,交流熱烈充分。既有理論之高度,又具實踐之啟迪,使人受益匪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與會同志一致表示,要學深悟透做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其貫穿履職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