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動態
發揮中醫藥優勢作用 守護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來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會上的專家建議
6月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行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之“中醫藥與兒童青少年健康”專題發布會,介紹中醫藥在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有關情況。據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不斷加強中醫醫院兒科設置和專科能力建設,提升兒童疾病診療能力和水平,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有95.56%的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和72.49%的二級公立中醫醫院設置了兒科。
“形神兼養”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針對兒童青少年抑郁焦慮等心理行為問題,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梁辰表示,可通過調理體質、平衡情志、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中醫調理注重標本兼治。梁辰建議,對于輕中度情緒障礙,推薦使用甘麥大棗粥作為基礎食療方;推拿療法可采用開天門、推坎宮,重點按揉太沖、內關等穴位,能有效疏解壓力。“對于伴隨明顯癥狀的孩子,中醫強調辨證施治,肝郁脾虛型常用逍遙散加減,給情緒‘松綁’;心脾兩虛型選用歸脾湯化裁,給心靈‘充電’。對于重度心理問題,中醫主張早期識別、及時干預,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為心理健康筑起雙重保障。”梁辰表示。
要想小胖墩不再“胖墩墩” 預防調養要得當
肥胖會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戎萍表示,要飲食有節,膳食平衡,“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要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規律進食,推薦中醫食療方,比如荷葉薏仁粥、茯苓餅、代茶飲等。
戎萍介紹,需要適度運動,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以及運動強度,像中醫的導引法比如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等效果較好。
“兒童在減肥時不能過于追求速度,這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同時不能過度關注體重秤上的數字,而應該關注整體的生長發育指標監測。對于合并嚴重并發癥的肥胖兒童,建議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戎萍說。
預防小眼鏡 找對方法很重要
“只有做好高質量的眼保健操才能發揮放松眼睛、減少調節滯后、改善視疲勞癥狀、防控近視發生和發展的作用。”全國中醫藥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心主任亢澤峰表示,眼保健操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一種眼周穴位按摩技術,可通過刺激神經放松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
如何做高質量的眼保健操?亢澤峰認為,要做到八字方針:準確、足時、足量、持久。要求全身放松,呼吸平穩,選穴準確,力度適中,選穴按揉時應該感受到“酸、麻、脹、痛”的“得氣感”,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分鐘,堅持每天操作。
“耳穴壓丸和撳針等中醫適宜技術是經過循證醫學研究證實可以預防近視發生、控制近視進展的中醫特色的技術。”亢澤峰表示,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預防近視。中小學生每天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或者是每周累計達到14個小時以上。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應當適當增加到3小時以上。
重視脊柱側彎 讓兒童青少年“挺直脊梁”
現代生活方式中,許多不良習慣都是導致脊柱問題的潛在因素。
梁辰表示,中醫在脊柱側彎防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側彎初期能通過手法調整、功能鍛煉等方法干預。可采用筋骨并重的治療原則,運用傳統推拿手法矯正小關節錯位,配合針灸疏通經絡氣血。中醫注重整體調理,除了局部治療,醫生還會根據患兒體質進行辨證用藥,改善體內環境,促進脊柱健康發育。中醫也有豐富多樣的外治法,比如中藥熱敷包能溫經通絡、拔罐療法可松解肌肉痙攣、導引功法能增強核心肌群力量等。”梁辰介紹說。
如何有效預防脊柱側彎?梁辰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坐45分鐘就起身活動;選擇雙肩背包,并且重量要適宜;睡硬板床,枕頭高度適中;定期進行游泳、引體向上等體育鍛煉;練習“五點支撐”“小燕飛”等動作。“對于側彎角度超過20度的患兒,建議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早發現早干預,是治療孩子脊柱側彎的關鍵。”梁辰說。
編輯:李楠